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纵”“横”关系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在早期的古代画论中大多以“纵”“横”来描述用笔的奔放自如,而到清代则日渐将之谈论了到绘画的结构方面。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观察方式“以大观小”从俯视的角度观察,将空间扩展,看到了直观视觉多个层次的视平面,通过“三远法”将所描绘的树木、山石根据画面的横竖以平行地上下或左右移动来经营空间,使得画面错综复杂,而层次丰富。这样地对画面的处理和空间的安排给予了笔法尽情施展的很大的自由空间,使得笔法奔放自如,纵横驰骋。本文从山水画构图与“纵”“横”的关系、笔法与“纵”“横”的关系两大方面进行试探,发现“纵”“横”关系通过立意、构图、用笔等多个方面,从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一幅山水画的创作与意境的经营。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第四部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纵”“横”的组织规律作了描述,期愿藉以更为直观地对本命题的探讨有实践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