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脉冲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j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体流动中的换热现象普遍存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因此如何强化换热、节约能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当今能源严重短缺的时代,这方面的研究更具有紧迫性。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技术要求也日益增强了,换热器的优化就越来越重要。正是在这种迫切要求下,基于自激振荡能产生脉冲流动而影响流动边界层从而提高对流换热系数来强化换热的考虑,需要开展对自激振荡的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将Helmholtz共振腔应用于换热器来增强换热是一种新的强化换热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换热效果较好的Helmholtz共振腔,并通过实验研究了Helmholtz共振腔对换热器的换热强化效果,分析了水力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对流换热系数及换热强化比随流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到了如下重要结论:①对一定结构的共振腔,配以适当的水力参数,就可以产生自激振荡,对于同一结构的共振腔,水力参数不同,产生的自激振荡的强弱也不同,随着压力的增加,自激振荡的强度也增加;②将共振腔产生的自激振荡流引入换热器后,当自激振荡达到一定的强度时,能够破坏层流底层,从而可以强化换热,Helmholtz共振腔在绝大多数工况下能将管内换热系数提高10%—30%;③对同一结构的共振腔,后喷嘴结构尺寸对换热有一定影响,这是由于后喷嘴长度的变化会引起共振腔固有频率的改变,从而改变共振腔出口射流的脉动频率;④共振腔不是在所有的工况下都能强化换热。当流量及压差降低至一定程度时,共振腔还可能削弱换热;⑤加热功率的提高会增加流体(水)的温度,流体的粘度会随着降低,这会减少对流体脉动的阻碍,使脉动衰减得更慢,而脉动幅度的增加会增强换热,故加热功率对有脉动的对流换热是有影响的;⑥自振腔产生的流体脉动频率是自振腔固有频率或其整数倍,流体脉动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对流换热,存在一有利于强化换热的频率范围。上述结论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直接空冷系统具有良好的换热特性、经济性和节水环保性,特别在我国西北缺水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凝汽器直接处在环境大气中,外界环境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利用VC++与SQL Server来实现管壳式换热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方向为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将各种介质的临界物理性质都
金纳米材料独特的光学、电学、生物学以及纳米材料特性使其在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以金纳米材料为基础的各类新型检测器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显示出优异的性能。金纳米材料相关的制备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本文基于液相化学还原方法制备了具有独特光学特性的纳米金等离子体芯片,并探索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纳米金等离子体芯片在近红外区域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效果,与普通的玻璃芯片相比可
混合动力汽车是近年来汽车工业界非常看好的节能、清洁汽车.该文在综述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开发的ADVISOR软件设计桑塔纳2000G
本文比较并分析了各种类型GHP系统经济性、设计了高效能的GHP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TP首先分析并比较了GHP系统的经济性。就GHP系统与常见的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燃料电池的一种,其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在20世纪的六十年代由美国人首先应用于航天.但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冰蓄冷低温送风技术是为实现电网电力移峰填谷、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而兴起的一门实用综合技术,并逐渐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主流。本文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及其相关问题
该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综述了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内外车用柴油机排放法规;分析了车用柴油机排放物NOx、PM、HC和CO的生成机理;具体论述了降低车用柴油机N
目的:由于目前在舌体分割中,存在诸多的分割方法如灰度阈值法、区域生长法、边缘检测法、分水岭算法等,各有各的优缺点,灰度阈值法对于类别较多的图像分割难度大,区域生长法自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