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M的国内软件企业软件过程改进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SHAW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软件开发的历程中,软件专家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改进软件过程,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速度。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基于过程的角度来提高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反映。2000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确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CMM认证,并可以得到一定的认证费用的支持。政策出台后国内的软件组织不论其大小,纷纷掀起了CMM认证的热潮。 CMM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软件过程改进框架,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提出该框架的用途主要是企业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该模型的提出是建立在欧美几十年软件开发经验及软件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之上,他使用的对象主要是大型的软件组织,而我国的大多数软件组织都是中小型的,其中50人以下的软件企业就占了90%以上。因此CMM的适用对象与我国软件业的现状有些相悖。在国内实际上能按照CMM框架进行改进并通过CMM认证的组织却不多。许多中小型软件组织由于达不到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在CMM实施的中途不得不停止组织内部CMM的实施。 文章首先介绍了CMM产生的历史背景,CMM的结构,并对CMM的各等级,KP(Key Practice,关键实践),KPA(Key Process Area关键过程域)及CommonFeature(共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接着文章分析了我国软件业的现状,并将其与美国,印度等软件业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笔者将CMM结合我国软件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针对我国中小型软件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 针对如何将CMM与我国中小软件组织相融合这一问题,笔者对CMM各关键实践进行裁减,重定位,结合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开发,系统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实现,系统测试,用户验收等几个阶段,并将需求管理,项目规划管理,项目监控等管理活动与软件开发过程相结合,基于CMM提出了一种软件过程改进方法。笔者希望该方法能对国内的中小软件组织提高组织软件过程能力,帮企业练好内功有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解析几何问题往往延续初中平面几何中点、线段、直线以及平面几何图形等的关系,结合平面几何的方法或坐标法来处理一些相应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相应的最值问题等,越来越成为命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通过沉淀聚合,成功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好的生物学学习情境应具有真实、理蕴、适宜、情深、意远等特点。利用生活经验、针对前科学概念、利用科学史、利用科技新进展
福州民间大圣信俗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推动榕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福州大圣信俗文化遭遇场所被拆、故事失传、传承"断代"等现状
推进剂贮箱内金属膜片通过变形、翻转将推进剂挤入输送管路,为姿轨控发动机工作提供燃料和氧化剂,实现飞行姿态控制、机动变轨等功能。金属膜片具有质量轻、高可靠性、高排放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客家民系拓宽了发展壮大的空间,客家文化也得以在海外传扬。客家文化的发展应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客家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关系,把握好国家
现代企业竞争不断加剧,新技术,新产品推陈出新,营销手段变幻莫测,更普遍的竞争表现在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顾客对质量要求近乎苛刻,还希望价格迅速下降,并且能够及时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