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竞技体校附属于原直属体院,始创于1979年,是在世界体育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和我国特定的一段历史时期成立的。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竞技体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不仅创造了优异的运动成绩,提高了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而且竞技体校作为奥运后备人才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为探索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推动体育学院成为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基地积累了经验。实践证明:这种利用体院教学设施、科研条件、育人环境的综合优势培养现代冠军的训练体制是有效的。当然,竞技体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实行全面体制改革的新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竞技体校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竞技体校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回顾竞技体校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前提,在总结竞技体校办学的历史成就和分析竞技体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对二十年来各竞技体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等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竞技体校的办学效益呈“波浪式”形态发展,各竞技体校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认为,市场经济件下影响竞技体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使用和流向不合理;尚未形成适度的办学规模;现行竞赛制度不完善;体院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项目设置布局不合理;“亦读亦训”贯彻不深入等等。最后根据教育、体育投资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式以及竞技体校的具体实际,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竞技体校的改革思路,提出了竞技体校改革走势。 通过本研究,试图为进一步办好竞技体校,为竞技体校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为有关部门对竞技体校工作的检查、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