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水迷宫实验测试VD大鼠空间记忆成绩,研究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2)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VD大鼠海马区NSCs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特异蛋白的表达以及新生神经元周围血管密度,研究化瘀通络灸对对VD大鼠“神经新生”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选用清洁级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经水迷宫实验对其进行筛选,将反应过于敏感或迟钝的大鼠剔除,剩余大鼠随机选出假手术组。使用改良的2‐VO法对筛选合格的大鼠进行VD动物模型复制,并经水迷宫实验鉴定VD大鼠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挑选36只用作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然后将这些VD大鼠随机分成艾灸组、西药组、模型组,各12只,随机选取12只假手术组作为对照。实验动物在造模7天后开始治疗,艾灸组VD大鼠选取“大椎”、“百会”、“神庭”穴,每天每穴艾灸1次,每次20min,7天为一疗程,共3疗程,疗程之间连续不间断;西药组给予大鼠西药(鼠神经生长因子)腹腔注射,实验根据“人和动物等效剂量比率表”确定大鼠用药剂量,治疗时间以及疗程同艾灸组;模型组和假模型组大鼠仅作鼠板固定,不作任何处理,治疗时间以及疗程同艾灸组。3个疗程后,进行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对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研究化瘀通络就对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实验二:复制VD模型的方法同实验一。从造模成功的动物中随机挑选出108只VD大鼠用于艾灸对“神经新生”和“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将VD大鼠随机分为艾灸组、西药组、模型组,各36只,每组分为三个亚组(一疗程、二疗程、三疗程,每个亚组12只),并随机选取假手术组36只对照,假手术组亦分为三个亚组。动物的处理方法同实验一。各组大鼠于相应疗程结束后24h处死,进行脑组织取材。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VD大鼠海马区NSCs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特异蛋白的表达以及新生神经元周围血管密度,检测NSCs增殖、分化情况以及新生神经元周围血管密度的情况,研究化瘀通络灸对“神经新生”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所有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23.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水迷宫实验结果:水迷宫实验第五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VD大鼠潜伏期时间延长、平台象限时间比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与模型组VD大鼠比较,艾灸组、西药组VD大鼠潜伏期时间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象限时间比增加。且艾灸组、西药组的成绩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提高。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化瘀通络灸VD大鼠海马“神经新生”以及“血管新生”的影响:经过治疗,西药组、艾灸组大鼠海马NeuN、MAP2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增多(P<0.05);西药、艾灸组的AQP4表达与VD模型组相比降低(P<0.05);这说明:艾灸、西药治疗VD大鼠对其海马区神经修复、神经干细胞分化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脑缺血导致的脑损伤得以修复。同时,西药、艾灸组的CD34表达与VD模型组相比均增多(P<0.05);这说明:艾灸与西药治疗均可以增加VD大鼠缺血海马区微血管密度,从而促进血管新生,艾灸取得接近西药的疗效结论:(1)化瘀通络灸有效提高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2)化瘀通络灸可以改善VD大鼠海马NeuN、MAP2、AQP4蛋白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可以提高海马区CD34的表达,增加微血管密度,促进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