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词新义属于词汇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现象,是新词语中争议较大的一类特殊成员,探讨其发展变化,对词汇系统、语言系统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产生的旧词新义分两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进行研究,探讨这两个时期内产生的旧词新义在产生数量、来源、反映的内容即在各行业适用的情况、产生的类型、方式以及语用中体现的特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1初产生的旧词新义的发展变化有较全面的的了解,进而对其发展趋势有预测作用以及对其的规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这两个时期内的旧词新义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然后在描写和解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旧词新义在这两个时期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即产生数量不断增加;反映的内容在各行业使用情况也有变化,由主要在政治领域和其他领域变为主要在其他领域和经济领域;来源途径更多样,吸收了方源词和外来词,其中外来词主要来自西方英语国家和日本;在产生的类型中,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固有词义增加义项的类型,主要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三种情况,其中主要以词义转移为主,部分词义属于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二是非固有词义增加义项,主要是同音同形词,它体现了词义增加新义项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产生方式中,都以比喻法和引申法为主,比喻法产生的数量更多,但后一个时期较前一个时期更丰富,增加了谐音法和借义法等;在语用中体现出新义内容的不稳定性、系统性、灵活性、优越性和跨行业使用成为主流的特点,由此全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1世纪初旧词新义的发展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