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香薷属植物野草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贵州产香薷属植物野草香Elsholtzia cypriani(pam p.)C.Y.Wu et S.Chow进行了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采用多种层析手段对野草香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波谱分析等手段,分离了1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4个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YC~(-1))、胡萝卜苷(YC-2)、β-谷甾醇(YC-3)、豆甾醇(YC-4)、白桦脂醇(YC-5)、齐墩果酸(YC-6)、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YC-7)、咖啡酸(YC-8)、木犀草素(YC-9)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过程强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学者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反应器。其中,撞击流反应器从问世以来以其良好的传递和混合效果在燃烧、干燥、研磨和超细粉体制备等领域得到了
掺锑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材料,是一种N型半导体透明导电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所需产品,主要仍然靠进口。本文对ATO纳
[目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中负责压力应答转录调控,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为了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机制,我们对Sigma B在耐受抗生素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①建立并优化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