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竞争加剧,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从而使得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为绩效持续性衰退而陷入生存危机。事实上,许多曾经如日中天的企业,都经历过绩效衰退的生存困境,只是有的企业失败了,最终走上破产清算的命运,而有的企业则如“凤凰涅磐”般浴火重生。扭转战略理论认为,衰退企业之间命运的差异是由其所选择的扭转战略不同所决定的。那么,企业是如何选择拯救自己、改变命运的扭转战略?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对特定扭转的选择?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的?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扭转战略模式,与西方企业是否相同?对于衰退企业的扭转战略选择问题,现有扭转理论主要从三个视角进行探讨:(1)权变视角,其基本的假设是企业扭转的成功在于选择了正确的扭转战略类型来应对绩效衰退,而扭转战略选择受到了许多权变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衰退原因和衰退程度。(2)过程视角,其基本的假设是企业扭转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所选择的扭转战略的次序与时机。其主张企业应该首先选择目的在于阻止衰退的效率性扭转战略,然后再选择目的在于绩效复苏的变革性扭转战略。(3)认知视角,其基本假设是决策者对衰退原因和情境的认知将影响他们对扭转战略的决策,而其认知模式又受到了其个人背景特征的影响。但是,基于这三种视角的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相互矛盾的结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属于静态战略形成观,其蕴涵着一个基本的假定:即环境是静态可预测的,决策者的远见是准确的,而这种假定显然与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衰退情境相距太远。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衰退企业的扭转战略选择?围绕“衰退企业扭转战略选择”这一中心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第一、企业衰退与扭转反应基于什么样的逻辑?第二、企业扭转战略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第三、衰退企业是如何选择扭转战略的呢?或者说扭转战略是如何形成的?本研究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为样本总体,从中筛选了110家符合标准的样本企业,采用SPSS16.0和Ucinet6.0软件对模型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企业衰退是扭转反应的引动机制;而扭转反应则是生存危机驱使下的被迫性战略变革行为。这就是企业衰退和扭转反应的基本逻辑。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破坏了企业现有战略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平衡状态,使得企业再按先前惯例运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企业绩效持续性下降,从而威胁到企业的生存。面对生存危机,企业被迫采用各种行动来阻止衰退,复苏绩效,但是这些行动是否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简单地说,企业衰退实际上是因为企业现有战略所基于的初始假设失效,陷入了“战略漂移”之中;而扭转战略就是要缩小与改变生存危机的现状与企业所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之间差距的事后响应行动。(2)企业扭转战略由CEO变革战略、信息披露战略和运营创新战略三个类别组成。企业是生存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生存离不可资源,而资源来自于企业所依赖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企业在制度环境中的合法性代表了企业是否具备获得生存资源的“资格”,是企业生存的“门槛”:企业在技术环境中的效率性则展现了企业获得生存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生存质量的象征;而企业战略和两大环境之间的匹配性,则企业获得合法性和效率性的前提条件。在研究中,本文发现,衰退企业的扭转战略就是围绕着匹配性、合法性和效率性三个要素展开的:首先,企业通过CEO变革决策来改变企业的战略框架,以便促进企业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内外环境,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与环境之间的匹配性;接着,企业通过操纵信息披露来影响关键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经营行为和前景的认知,目的在于维持企业在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合法性;最后,企业通过调整和改变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围绕现有战略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在技术环境中的运营效率性。(3)衰退企业的扭转是一个由初始条件、初始战略、过程条件和演化战略所组成的匠构过程。战略如何形成?明茨伯格认为有两种基本范式:深思熟虑和应急突现。深思熟虑范式强调了战略控制的效率性,其适合于稳定可预测的环境;而应急突现范式强调了战略学习的灵活性,其适合于快速变化的环境。但是正如明茨伯格所指出那样,现实的战略形成模式是一个由深思熟虑和应急突现模式为端点的连续体,其融合了思维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变革,其需要同时兼顾战略控制的效率性和战略学习的灵活性,犹如工匠制作陶器一样,战略目标规定了战略的“模子”,而情境变化则促使决策者在“制作”战略时,随时学习反馈和调整。这种如同工匠制陶一样的战略形成模式就是匠构模式,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程序理性;(2)路径依赖;(3)行思合一。在研究中,本文发现,当企业陷入衰退时,其面临着特殊的衰退情境:(1)生存环境的极端不确定性。衰退的现实否定了先前成功的惯例和战略的恰当性,模糊了各种因果关系,决策者不能准确地挑选恰当的战略方案,从而使得扭转战略的形成不再是线性的,而是演化的和反复的。(2)生存资源的极度稀缺性。企业衰退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企业基础资源的减少,这就限制了企业通过试错学习寻找适合企业的战略方案行为。(3)生存危机的紧急性。企业衰退是一种生存危机,因而企业必须迅速地采取有效行动遏止衰退,复苏绩效,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采用那些能够尽快提高绩效的战略方案。然而,正是企业衰退所导致的这种掺杂了不确定性、稀缺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情境,其使得扭转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摆脱生存危机,复苏企业增长这一基本战略目标,根据初始衰退情境选择初始行动,同时根据行动效果和情境变化,不断对企业行动领域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匠构过程。并且这一扭转战略形成的匠构过程是由四个基本部分所组成的,即初始条件、初始战略、过程条件和演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