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两个不同的病理状态,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潜在的NAFLD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对NAFLD病人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与NAFLD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筛选出治疗性药物,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下载得到四个NAFLD队列和肝癌的芯片数据。随后,我们将两个疾病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C1106400;2018YFA0108200); 国家自然科学金(3197292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2013;2018A030313128);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A15151111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两个不同的病理状态,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潜在的NAFLD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对NAFLD病人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与NAFLD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筛选出治疗性药物,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下载得到四个NAFLD队列和肝癌的芯片数据。随后,我们将两个疾病状态组(NAFL-NASH组;正常-NASH组)的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与NAFLD的相关基因。随后与WGCNA算法得到的性状相关的基因取交集,得到NAFLD进展相关基因。将NAFLD进展相关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得到正常-NAFL-NASH-HCC进展基因AKR1B10和SPP1。据此,我们通过GDSC数据库筛选出NAFLD治疗敏感性药物TGX-221。第二部分,我们在小鼠组织中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油红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肝脏胶原堆积情况,免疫组化以及QPCR进行了蛋白以及基因水平的验证。结果: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建立三个疾病状态分类器,区分不同NAFLD病人的疾病状态。其次,我们得到2个进展相关基因,AKR1B10和SPP1基因表达和患者生存密切相关(P<0.05)。此外,筛选NAFLD潜在治疗药物TGX-221。第二部分1.小鼠H&E:正常组未发现异常。MCD 2周组(MCD-2W)的小鼠出现轻微脂肪变性;4周组(MCD-4W)脂肪变性进一步加重;8周组(MCD-8W)呈重度脂肪肝并有部分纤维化现象,达到NASH的状态;TGX-221治疗组呈现轻度到中度脂肪变性。2.小鼠天狼星红染色:正常组仅在血管壁含少量胶原。MCD-2W小鼠胶原蛋白逐渐增加;MCD-4W组胶原主要存在汇管区以及周围;MCD-8W组胶原进一步增加,并有形成假小叶趋势;TGX-221组胶原含量大致位于MCD-4W和MCD-8W小鼠之间。3.小鼠组织QPCR:正常组和MCD(2W,4W,8W)小鼠中AKR1B10和SPP1表达呈上升趋势。TGX-221组AKR1B10和SPP1表达低于MCD-8W小鼠但高于MCD-4W小鼠。4.小鼠免疫组化染色:正常组很少表达AKR1B10和SPP1,MCD-2W小鼠仅少量表达。在4周开始染色进一步加深,8周时染色最深;TGX-221组染色低于MCD-8W小鼠。5.病人组织染色:根据NAFLD病人H&E染色和免疫组化显示假小叶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天狼星红显示胶原有形成假小叶趋势,提示患者处于NASH阶段;免疫组化显示AKR1B10和SPP1在NASH病人高表达。结论:1.建立3个疾病分类器区分NAFLD的不同的疾病状态;2.AKR1B10和SPP1与NAFLD的疾病进展相关;3.TGX-221是NAFLD的潜在治疗药物。
其他文献
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骨骼由有机基质和无机矿物质有序排列而成,起着支撑人体、保护内脏组织、支持运动等重要作用。然而,创伤、肿瘤、先天畸形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无法愈合的骨缺损。组织工程技术是利用细胞与支架材料构建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以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理想情况下,组织工程支架应与所需要修复的组织具有相似结构。因此,本论文模拟天然骨组织的有序有机-无机复合结构,设计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西医研究认为肥胖是由体内脂肪的过度蓄积引起,其产生原因与饮食、社会、代谢及肠道菌群等因素息息相关。肥胖可以造成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关系密切。临床上西医对肥胖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手术和替餐等几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因其治疗副作用和禁忌症的存在,无法进行大范围人群的推广应用。中医对肥胖最早的认识起源于《黄帝内经》,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最常见的首位职业病。早期明确尘肺分期,及早选择针对性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GBZ 70-2015职业尘肺病诊断》的诊断标准,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DR)是尘肺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尘肺诊断的核心是对尘肺X线胸片的正确解读。临床工作中,放射科医生主要根据小阴影的大小、形态、密集度、肺区分
Shank相关RH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SHARPIN)是一种线性泛素链相关蛋白,在身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参与了 NF-κB和JNK等信号通路。近期较多研究发现SHARPIN与多种肿瘤如肾癌、肝癌、前列腺癌、骨肉瘤、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联,通过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育、免疫、炎性反应等功能起重要作用,这就提示SHARPIN是一种肿瘤相关促进或抑制基因。目前尚无从组织蛋白水平研究不同组织恶
研究背景大气颗粒物(PM2.5)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早在1997年首次提出PM2.5的标准,我国也在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将PM2.5纳入强制性检测指标。PM2.5由于比表面积大、相对粒径小而得以在大气中长时间停留,并富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酸性氧化物、重金属、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从而损害人体健康。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环境污染的第一道屏障,
亚细胞结构是指细胞内被膜分隔而成的更为精细的细胞隔间,如细胞核、线粒体等。各蛋白质只有在特定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所处的亚细胞位置与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定位异常往往伴随着细胞功能缺失和代谢紊乱。例如,在癌症组织中,有些蛋白质的亚细胞位置会出现转移或缺失的情况,这样的蛋白质在临床上可作为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和治疗,并能够帮助判断组织癌变进程。早期通过生物学实验方法来检测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专业性强,成本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肾移植手术量的不断提升,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筛查及预防措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总结分析我中心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受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发病率及预后;探究肾移植受者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
研究目的:乳糜泻是由麸质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肠病,临床表现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案仅有去除麸质饮食。本研究首先通过对近10年与乳糜泻治疗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索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目前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希望为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其次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筛选与乳糜泻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枢纽基因及免疫细胞,为寻找更多的乳糜泻治疗靶点提供理
背景真皮网状层下方的毛周脂肪组织凭借其独有的非代谢功能参与调控皮肤稳态过程。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毛周脂肪组织能够通过分泌调控性的因子对毛囊的周期生理进行调控。但在众多脂肪因子中,对毛囊生长过程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分子尚未被明确定义。而明确脂肪组织在调控毛囊生长上的作用,对临床研究新型治疗脱发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毛周脂肪组织在调控毛囊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目的1.毛囊周期间毛周脂肪组织基
研究背景在常规的超声检查中,经常会发现脑室扩张的病例,其中侧脑室扩张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为1‰~22‰[1]。脑室扩张病因尚不明确,不同的病因导致出生后结局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导致患儿神经、运动和/或认知方面的障碍,也有的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因此其预后与转归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超声作为产前评估胎儿发育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孕妇肥胖、胎儿体位不佳、羊水量异常、多胎妊娠、子宫畸形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