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型支柱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然而危机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旅游业迅速崛起的阻碍。为旅游业能够迅速健康的发展清除障碍,危机管理必不可少。通过阅读文献,作者感觉国内旅游危机研究领域中,立足于旅游者角度的文献少之又少。作者还发现,影响旅游者最终旅游决策的,不仅与危机对目的地的破坏程度有关,更多的是受旅游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旅游者风险感知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者与目的地危机管理的关系。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一)H1旅游次数与游客风险感知呈负相关关系;(二)H2游客旅游次数对风险降低有直接的影响;(三)H3游客动身时间对风险感知内容有直接的影响;(四)H4危机类型对旅游者风险感知有直接影响。危机爆发后,潜在旅游者一般会有三种反应:1.不受影响,按原计划动身前往目的地;2.持观望态度,延迟决策;3.好奇心的驱使和经验的积累,前往目的地。本文针对第二种反应进行分析和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历时和恐慌心理共分为四个阶段:(1)低谷期(焦虑不安阶段);(2)恢复期(逐渐缓和阶段);(3)发展期(解决问题阶段);(4)归位期(恐慌消除)。对旅游者风险感知进行历时分析后,作者提出了旅游者的风险降低的措施,总共有11项:收集更多的信息,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询问亲友的意见;选择曾经去过并很满意的旅游地;该旅游地由名人或专家做代言:购买名牌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信赖该旅行社的信誉;购买最贵的旅游产品;询问已经去过该地的旅游者;旅游地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承诺;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经常看到该旅游地的宣传广告,旅游地名气大;选择距离较近的旅游地。其中“收集更多的信息,掌握应对危机的方法”最能降低旅游者风险感知,其次是“询问已经去过该地的旅游者”。本文采取实证调研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利用SPSS17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三种危机类型,对旅游者动身时间和旅游次数进行卡方检验,对旅游者动身时间和担忧内容进行数据交叉分析,对旅游者担忧内容和旅游次数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代表旅游经验的旅游次数,对旅游者风险感知有着直接影响。即,H1部分成立;H2部分成立;H3成立,H4成立。最后作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措施有:设立新闻管理机构,任命发言人;及时沟通;注重产品开发中的差异化定位;提升公众的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本文的研究意义从实用价值上看,关注旅游者对危机后旅游目的地不同的风险感知与认知,有助于了解旅游者不同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危机管理者更好的采取挽救与营销措施从而尽快恢复目的地昔日的繁华;有助于健全目的地危机管理理论与恢复机制,完善旅游目的地战略发展规划。本文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危机爆发后旅游风险的历时性研究。旅游危机对旅游地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对旅游者的影响,危机恢复的进程与速度都将影响旅游者的决定。旅游者面对不同类型危机时会有何种反应与认知,在旅游地危机恢复的各个阶段,旅游者最大的风险认知是什么以及采取的措施会有何不同,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危机管理者更好的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和构建目的地危机管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对旅游恐慌的研究是本文另一个创新点。虽然危机的类型不同,应对危机的对策也是花样百出,。但是进行旅游地危机管理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消除旅游恐慌。研究各种旅游危机事件对旅游者造成的心理恐慌,分析原因并找出发展规律,旅游危机管理者才能有效进行危机心理干预,从而加快旅游地走出危机的阴影恢复以往繁华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