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书信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信体裁是“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实际”的英语应用文中的一种,它不仅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书信写作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在前人对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将此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书信写作教学中探究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的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实验班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内容要点、词汇和语法以及语篇连接的训练,而控制班采用传统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对高中生书信写作能力有什么影响?该问题包括三个子问题,即以读促写对书信写作中的内容要点、词汇和语法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以及语篇连接分别有什么影响?第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对高中生书信写作态度有什么影响?该问题同样包括三个子问题,即以读促写对书信写作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分别有什么影响?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可帮助分析比较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前后写作能力的差异,定性研究帮助深入挖掘被试者英语写作态度的转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高中书信写作课堂的应用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者的书信写作能力,并有效地提高了被试者在书信写作内容要点、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以及语篇连接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改善了被试者对书信写作的态度。他们对待英语书信写作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层面都得到了积极的转变。本研究对高中英语书信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师应该重视阅读对语言知识的输入和阅读输入后的写作输出并合理设计以读促写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对个人信息涉及的多重利益格局的保护,在保护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的同时又兼顾个人信息的利用,个人信息保护既不能搞一刀切,用同一标准保护,也不能搞单向度保护仅着眼于个人利益,而要设计具体的、分类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从不同的角度将个人信息分为私密与非私密信息、敏感与非敏感信息、公开与非公开信息。通过区分不同信息的核心特点,匹配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将信息类型与信息处理机构的义务相匹配,从行为
<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仅需要英语教师具有足够的英语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生的读写能力带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对于英语的读写也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应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于相关的读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文章针对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对于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模式的教学策略
期刊
白血病细胞在化疗后继发的多药耐药(MDR)是化疗失败和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寻求安全、有效的MDR逆转剂,探索治疗过程中产生MDR的机理,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共同奋斗的目标。由于西药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而中药以其多靶点,多阶段,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优势成为白血病MDR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中药作用于白血病MDR相关作用机制入手,就这一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正>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实践运用,以期强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体效果。一、积累写作素材,明确写作意图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
期刊
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学习活动,一直以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研究证明以读促写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去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教师面临的难题。思维地图是大卫·海勒(1988)发明的一套用于学习的可视化思维表征工具。其包含八种子地图,并且每种地图对应人们不同的思维过程。在以读促写教学中,学生能够应用思维地图
我国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经历了从原则性规定到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从部门规章到法律的演进过程。随着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逐渐清晰,其中的实质性规定也开始面临诸多争议。借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关于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我国应注重保障儿童的自主权,采取双重同意模式,以义务教育阶段代替年龄界限作为阶段划分的标准,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权利边界,建立监护人同意验证机制和禁止范围逐步缩减的用户画像限制
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可能存在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隐私的情境性完整”理论对新冠疫情期间我国45个地方政府公布的流调报告及与之相关的公众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的公共价值、个人敏感性及其与情境之间的相关性,是政府进行隐私情境性完整判断的核心;不同城市政府公开个人信息的详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疫情防控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受众是个人信息公开情境
大唐南京发电厂(前身为下关发电厂),始建于1910年,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发电厂。2009年南京发电厂启动"上大压小"异地搬迁,一期工程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010年8月、2010年12月两台机组相继投运。2011年,南京发电厂一期新建工程被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命名为首个火电"示范电厂工程",2013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南京发电厂连续4年荣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先进单位、一流企业、文
期刊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多个层面呈现了公私法融合特征。其法律渊源同时包括宪法与民法;其调整关系为持续性不平等的处理关系;其保护群体同时囊括个体与群体;其保护法益兼具公益与私益;其告知同意制度具有合同的表面特征,但与合同具有本质性区别;其损害救济需要面对大规模、微型、不确定性的伤害,与违约责任和侵权救济具有很大区别;其监管采取了合作治理模式,很多措施介于政府监管与自我规制之间。公私法本身是一种人为想象,其
《民法典》第999条系人格标识合理使用的一般规定,其意旨在于实现公共利益与人格权益保护的利益平衡,确立人格标识使用的阻却违法事由。对该条中的“姓名、名称”应参照《民法典》第1017条作扩张解释,对自然人声音的合理使用可类推适用肖像合理使用的规定,而名誉与荣誉则不适用合理使用规则。该条中的“公共利益”除涉及公民的言论自由及其衍生的权利和自由之外,还涉及其他社会交往中的必要性需求;“新闻报道、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