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墓葬造物艺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朝墓葬造物艺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艺术现象,受当时诸多因素制约。墓葬制度是影响墓葬形制与造物品类的根本因素,六朝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期间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加之当时盗墓风气盛行,统治者大多提倡薄葬制度,没有出现汉唐时期的厚葬现象。虽然孙吴政权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汉代的厚葬习俗,但无论是墓葬规模抑或随葬品类均与汉代相差甚远。此外,墓葬造物艺术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包括丧葬观念、社会风习、庄园生活等。丧葬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事死如事生”丧葬礼仪在墓葬造物艺术中的表现,如六朝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生器与明器等。社会风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丧葬礼俗与饮食习俗两方面。士族阶层的庄园生活对造物艺术形制与纹饰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高等级的墓葬造物中。六朝墓葬造物艺术中还发现大量与宗教相关的造物遗存,通过对宗教题材造物艺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解析宗教图式在造物艺术中的形式表现,另一方面又可以反观六朝时期宗教的兴衰状况。研究发现,道、佛二教对墓葬造物艺术的影响,有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互有兴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六朝早期道教对墓葬造物艺术的影响占主导,在众多造物艺术门类中都能发现与道教相关的图式,此时的佛教图式居于附属地位。东晋以后,随着佛教传播日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至南朝齐梁时期迎来了高峰,佛教造物艺术也由附属地位逐渐转为主导地位。六朝后期,随着传统儒学复兴,社会中出现儒、道、佛三教并行的现象,加之一批有为之士的极力倡导,使得墓葬造物艺术中出现三教图式伴出于同一墓葬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南朝时期的襄阳地区表现最为突出。造物艺术由“三维”形制与“二维”纹饰构成,也是六朝墓葬造物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涵盖形制分类、成型工艺、演变规律、纹饰题材、表现技法、时代特征六部分内容。从已刊布资料看,六朝墓葬造物艺术形制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如日常生活用器、文房用具、饮食用器、明器等。在众多造物类别中,青瓷器的成型工艺与演变规律最具时代特征。此时,在汉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青瓷烧制工艺更为成熟,大量青瓷器的出土也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即同一类器形随着时代的演进表现为从矮胖向瘦长方向发展。由于墓葬造物艺术门类较多,因此纹饰也更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四类。每种门类的造物艺术因表现技法不同,纹饰题材的选用也存在差异,如青瓷器多见几何纹、植物纹,少见人物纹、动物纹;青铜镜则多见人物纹、动物纹;漆器以人物纹见长。在众多门类造物艺术中,青瓷器因其流行地域广、数量多,所以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纹饰演变规律,表现为由立体装饰向平面装饰过渡、动物纹向植物纹过渡、朴实敦厚向甜淡雅丽过渡的现象。此时还发展出一批颇具时代特色的产品,大致可分为“生器”与“明器”两类。其中“生器”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六朝早、中期的人物纹漆器、孙吴佛像夔凤镜、南朝莲花纹青瓷器等。“明器”时代特征最鲜明,较有代表的产品有孙吴釉下彩绘瓷、六朝堆塑器、青瓷牛车等。六朝造物艺术思想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一方面表现为对之前造物思想的继承发展,另一方面,在当时玄学思想影响下,“清”美成为一种时尚,进而改变了造物艺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此外,通过考察发现,六朝时期与域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对墓葬造物艺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六朝墓葬造物艺术的输出与丰富六朝墓葬造物的品类。此时六朝与北方的交流主要通过相连的四条路线完成,也是南方墓葬造物艺术向北传播的主要通道。六朝时期与海东地区的交流以百济与日本最为频繁,是六朝墓葬造物艺术海外输出最为繁忙的一条海路。其中与日本的往来虽有南、北两条线路,但以途经百济的北线最为成熟。通过考察域外国家同时期的造物艺术发现,其在造物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均受到来自六朝的影响。通过对六朝墓葬造物艺术作宏观研究,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分析六朝墓葬造物艺术呈现出的时代特征。深挖六朝时期丧葬礼仪、社会习俗、庄园生活、宗教思想对其形成的影响。通过对造物艺术的形制、纹饰、工艺、组合特征的考察,为墓葬等级的评定提供借鉴,进而有利于汉唐墓葬造物艺术体系的构建。
其他文献
非结构网格消除了网格节点的结构性限制,适合求解复杂流场,高阶精度方法具有较小的数值色散和耗散,能够精细模拟复杂流场,它是提高数值模拟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等数值方法都需要高阶精度格式,因此开展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的高阶精度数值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间断Gale
以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喷涂石膏,探讨了保水剂纤维素醚对脱硫石膏基喷涂石膏性能的影响。通过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料浆粘度研究了保水剂对喷涂石膏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抗折强度、7d膨胀率研究了保水剂对喷涂石膏水化特性的影响;通过XRD、SEM分析了保水剂对喷涂石膏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纤维素醚的加入可以增加喷涂石膏的保水性能,增加石膏料浆的粘度,当其掺量为0.1%时,可提高喷
振动现象广泛存在,且多数情况下其产生会造成危害,因而应用于自然乃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工程实践等结构系统的减振研究尤为重要且富有意义。对于振动的控制可采取举措进行抑制,若能够振动利用更是备受青睐。粘弹性阻尼器是较为有效的一种耗能减震被动控制装置,其在结构振动控制中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时滞反馈控制结构减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属于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碰撞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光滑振动系统,基于其特殊的非线性结
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精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TAI及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
随着无线网络的逐步演进,多用户、高速率、低功耗、异构化和智能化的数据通信已然成为了分布式多址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设计中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高效的MAC设计成为了当前聚焦的研究热点之一。众所周知,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接入机制作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主流多址接入方式,以其低复杂度、低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深入推动,人们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探索能力,提升数学实践化教
冲击波特性研究是冲击波物理的重要基础,在冲击波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旨在利用蒽分子的拉曼和荧光光谱建立纳秒激光驱动冲击波传播过程中压力、温度和能量的非接触式探测方法,并探索这些方法的物理机制。为观测激光驱动冲击波在样品中的传播过程,本文建立了冲击加载下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利用改进的压力分布公式分析冲击波作用下蒽分子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得到冲击波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样品层的压力分布
除了随机扩散之外,自然界中的物种(包括微生物)往往倾向于朝着某一个特定方位移动.最常见的偏好性移动是物种朝着某种信号(食饵或化学吸引物)浓度高的位置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趋向性运动.趋化模型(趋食模型)综合考虑了随机扩散和趋向运动的作用,成为强耦合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研究难度较大.探讨不同趋化模型(趋食模型)的定性性质,对于理解偏好性运动在生物系统中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般的随机扩散指的是局部扩散,然
近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理论的快速发展和计算资源的不断丰富,飞行器气动设计愈加精细化。为了追求极致的气动性能,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工具,并开始在工程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跨声速民用客机设计问题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正在向高可信度、构型复杂化、设计变量快速增加的方向发展。对于此类多部件高维问题
本单元设计从整体教学的理念出发,对教材中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单元,为学生深度学习回归模型和发展核心素养创造机会.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丰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感悟数形结合、类比、函数与方程、化归等思想,为将来开展其他主题的数学建模活动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