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以来知、庄、章三系声母发展演化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bt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是探讨汉语声母系统中知组、庄组和章组三组声母在汉语发展历史上特别是中古时期以来的发展演变情况。 知、庄、章是汉语语音发展史上三系声母的代表字。这三系声母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完全合并。一般认为,从上古到中古,知庄章三系分立;从中古到近代,知庄章由三分到两分;近代以后,三系完全合流,最终发展成了常代普通话中的舌尖后塞擦音和擦音(即卷舌音)ts、tsA、s一系声母。在汉语韵音史上,三系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重要环节,是汉语声母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之一。本课题拟较为全面地探讨知庄章声母历史演变的相关问题,主要以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韵学着作作为研究材料,试图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从语音发展的纵向角度来探讨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历史发展轨迹,并结合同时期的相关语音资料从横向的角度加以比较,连结历史的知庄章演化轨迹,加以细部分析,最终清晰地展示出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我们在论文中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一下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将汉语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太古、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等几个阶段,这样做为下而按时代探讨知庄章三系声母的欲展演变奠定了基础:其次我们对知庄章三组声母历史演变的大致历程和规律作了简要概述;再次对知、庄、章三系声母研究概况和现状作了大概的介绍;最后探讨了我们本课题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原则方法及其学术价值。 第二部分中古时期知、庄、章三系声母发展研究概况。我们先讨论了中古以前即上古音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及其向中古音发展过程的演变。其次,我们讨论中古中前期即《切韵》音系所代表的语音中造三组声母的发展情况;最后探讨了中古后期语音中的知庄章三系声母的演变状况。 第三部分宋元时期韵学文献中知庄章三系声母研究,我们主要通过研究宋元时期几部代表性的韵书和韵图中知庄章三系声母的排列分布情况来了解这时语音系统中三系声母的面貌。对韵学材料的采用我们主要选择了《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中原音韵》、《韵镜》和《切韵指掌图》等几种。 第四部分明清时期韵学文献中知、庄、章三系声母研究。仿照第三部分的做法,我们主要选用了《洪武正韵》、《韵略易通》、《五方元音》、《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等这个时期最重要的韵书或韵图,并按照产生的先后时间顺序对它们进行了有机相连的分别探讨,以期准确得获得此阶段知庄章三系声母的演化局面。 第五部分中我们专门探讨了几个知庄章的发展演变中分支性的问题。包括“牀母和禅母的问题”、“知庄章後I介音的问题”、“知庄章部分字今赞同精组的问题”和“现代普通话‘ts.、tsA、s’、‘ts、tsA、s’和‘tc、tcA、c’的来源”等。这几个问题在语音史中是纵向的,放在各个时期零星地进行讨论不利于我们完整清晰的看清问题的真相,所以我们放在最后一个部分专门进行了研究。 这样,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的全面了解,我们基本上向人们清晰地展示出了汉语发展过程中知庄章三系声母的整体面貌。
其他文献
农裔城籍作家是在建国后城乡分治的体制下、在新时期社会改革中导致的移民潮的背景下、由农村来到城市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的作家群体。他们拥有地域和文化上的双重身份,乡村经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语文是文学的总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互相交流的工具。而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水平呢?名人名家富有
期刊
《红楼梦》的语言上承近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对这一时期汉语体范畴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把共时和历时的描写相结合。共时的研究依据Smith的双部理论;历时的分析借用语法化理
学位
“网络新文体”作为一种当前正流行的网络语,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它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网络新文体”是指出现在网络上(有时也出现在短信等媒介中
屈服—触变性是胶凝含蜡原油重要的依时流变特性,利用RS150H流变仪对大庆原油、中原原油、大庆—南堡混合油、苏丹原油等4种物性不同的含蜡原油,在剪切速率线性增大后又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