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不断发展,多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一般都是将梁柱节点设计成所谓的“刚节点”,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大大简化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过程,但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巨大差异。因为理想的刚节点和铰接点是不存在的,任何连接形式的刚度都是介于理想刚接和完全铰接之间的。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依据,我国目前钢结构规范中对于半刚性连接方面只是作出了定性的规定,还没有量化的标准。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半刚性节点的研究现状、各国规范梁柱连接的设计计算内容和方法、梁柱连接的类型和半刚性连接的特性,探讨了顶底角钢、腹板双角钢半刚性连接的M-θ曲线以及拟合方法,初始刚度以及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本文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设计了带有顶底角钢、腹板双角钢的半刚性节点的一个一榀两跨三层的钢框架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了钢框架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延性、等效阻尼系数恢复力模型以及层间位移等各方面的指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8.0对该框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合理的建模,合理的参数设置,有效的网格划分,得出了钢材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一位移曲线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另外,本文建立了刚性和半刚性两种框架模型,分别就其滞回曲线、延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从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来看,半刚性框架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