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与水混合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t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温离子液体(RTILs)作为一类新型的绿色介质,具有蒸汽压低、不易挥发、溶解能力强、极性可调节、液程范围宽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公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替代物。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于有机反应、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分析化学以及分离纯化技术等众多领域,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离子液体作为化工分离、材料制备、化学反应等的新型溶剂体系,其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与水分子、有机溶剂、大分子等的混合与分离。而水分子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黏度、电导率、反应活性、极性、表面性质、溶解度等性质。因此离子液体与水分子以及其他有机溶剂的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引用,许多研究工作者对离子液体及其混合体系进行了理论到实验的系统研究。本文分别采用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纯离子液体与水混合体系,以及混合离子液体与水的多个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讨论了离子液体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本文利用调整后的Amber99力场应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Tinker),在等温等压(NPT)系综下,模拟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BF4]和疏水性[bmim][PF6]与H2O以摩尔分数为0.25,0.5,0.75,0.8,0.83,0.89的模拟计算。得到体系的密度、汽化焓、径向分布函数、内聚能密度、超额摩尔体积等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仔细探讨了液态下咪唑离子液体中大量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的微观结构,水分子的氢键网络结构等,预测水分子的存在对咪唑离子液体宏观性质的影响。鉴于疏水性和亲水性离子液体混合不易互溶,以及亲水性和亲水性离子液体混合含水量难以控制,影响混合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质。本文将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BF4]/[bmim][PF6])混合形成二元混合体系,并与水以摩尔分数为0.5,0.75,0.8,0.83,0.89形成了三元混合体系。得到体系的密度、汽化焓、径向分布函数、内聚能密度、超额摩尔体积等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进一步揭示了混合体系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性质,与单一组分性质的区别。通过对混合离子液体以及其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混合离子液体的微观机制、离子液体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水分子存在状态等信息,预测水分子的存在对离子液体的粘度、电导率、表面性质、亲水性和溶解度性质的影响。此外,离子液体多元的混合体系的研究,可以充分说明离子液体多元体系中微观相形态、结构及其变化过程,有利于建立离子液体多元体系混合与分离的技术方法。本论文为咪唑离子液体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萃取分离、催化电解和纳米材料等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失衡尽管我国每年通过鉴定验收合格的科研成果数以万计,但其中真正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够具有推广应
家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人为空间设计,是一种以技术为功能基础,以艺术为表现形式,为人类创造高质量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理性创造活动。
近几年来,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泄,人们生活用水的不合理处理都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度污染,如何高效率的降解污染物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通过水热法制备获得了
作为会计准则中的重要部分,国际会计准则还未能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主体对于收入确认有一个确切而且统一的指引。现行准则进行收入确认是依据经济活动的不同交易形态,
文章从张炜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和近年出版的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论述了其小说的两个精神向度--道德理性与生命理想之间的抗衡.文章认为,在<古船>、<外省书>中,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首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
二语写作主要有两种评改模式,即教师评改和同学互改,这两种评改方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各有利弊,为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同学互改→教师评改→心得感想”三步评改法,以更好
从唐人所撰史书、类书、蒙书三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竹林七贤留给了唐人丰厚的记忆。《晋书》所揭示的是初唐史家对竹林七贤的钦慕、同情与理解。以《艺文类聚》与《初学记》
土体降雨入渗特性是实施坡面泥石流和土体滑坡发育过程研究的重要因素。研制了人工降雨土柱入渗试验装置,实施了10、20、30、40、50、60 mm/h共6种降雨强度下强风化泥岩的入
城市更新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的重要功能,并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双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