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作为语言的主要要素之一,相较于语音和语法具有最主要的传达语义的功能。它既是人类沟通的出发点又是归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语词汇体系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汉字词,其次就是固有词。而韩国语词汇特点之一就是近义词很多,其中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近义词最多,研究价值高。另一方面,从韩国语词汇研究的大方向来看,与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取得研究成果相比近义词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近几年中韩文化交流愈来愈甚,研究多是从汉字词和汉语词辨析,或是从通过对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词义辨析为韩国语学习者谋求比较有效的韩国语近义词学习方法等,但却忽略了固有词和汉字词本身。目前大众普遍认同的从近义词分析固有词和汉字词特征的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对固有词和汉字词的一对多对应关系而来,而本论文想从限定的角度即在基础名词范围内来看在特定词汇内的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职能与特征。本文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先行研究的检索和整理,明确了研究方向,并以韩国国立国语院《韩国语基础词典》为资料,以初级词汇为基础,整理出以基础名词为中心的固有词汉字词的近义词组目录。在第二章中,通过词典注释的语义对比,对目录中的102组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近义词进行分析。以近义词的语义关系——重叠关系和包含关系——分为固有词语义范围大于汉字词、汉字词语义范围大于固有词、固有词汉字词语义范围相同和固有词汉字词语义范围不同的语义交叉。从而得出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语义关系特点。即在基础名词中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近义词组多为一对一对应,一对多的对应情况并不明显,且固有词和汉字词多为单义词,仅从词典标注的词汇义上很难区分。另有一小部分固有词的语义范围大于汉字词,而这一类多为固有词属初级词汇,汉字词属其他类别,这也验证了固有词比汉字词更基础化、口语化。在第三章中,主要考察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词语固定搭配结构。将目录中的102个近义词组,整理出惯用语及俗语共计312条,连语111条,按照语源类型将其划分为固有词系搭配和汉字词系搭配。进而从词汇和惯用语俗语及连语的结构进行分析。词汇角度是指以近义词组为单位,其固有词有固定搭配而汉字词没有的情况;汉字词有固定搭配而固有词没有的情况;固有词汉字词皆有且可置换的情况等。惯用语俗语结构性分析是指选定名词所结成的惯用语俗语的结构类型(体词型、谓词型、其他型)及其分布。从中可以发现在基础名词中固有词系惯用语俗语比汉字词系惯用语俗语多数倍,少有的汉字词系惯用语俗语可与固有语系置换。从结构上看固有词系谓词型惯用语比例较汉字词系略高,而汉字词系体词型惯用语比例比固有词系高。在第四章中,将选定的102个近义词组以第二章词典义分析为基础,在韩国国立国语院语料库中检索出的语用范例并进行语用对比。在语义扩大和语义缩小两个大的分类下,再以灵活的近义词判别方式(如置换法、統辭制约法、语用范围等)探讨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语用特点和职能。固有词很久以前就作为口语使用,主要用于非正式的表达,而汉字词则倾向于正式的、书面的表达方式,然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会伴随语言环境情况而有所改变的。另一方面,固有词和汉字词的词典义项虽然相近或相同,但在实际的语用环境中,相比于固有词,汉字词很容易在语用范围限定、前后文制约等问题上不能灵活运用。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全篇所分析出的固有词和汉字词得关系、特点与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