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项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中国的外资银行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对中国的外资银行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外资银行监管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制,改进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思路、方式和技术,从而保障我国外资银行业能够应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冲击,得以稳健、均衡、高效地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项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中国的外资银行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对中国的外资银行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外资银行监管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制,改进我国的外资银行监管思路、方式和技术,从而保障我国外资银行业能够应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冲击,得以稳健、均衡、高效地发展。
本文以分析外资银行监管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展开,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和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规则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反观我国现行外资银行监管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对其进行完善的建设性意见。文章首先介绍了外资银行监管的一般理论,包括外资银行监管的含义、原则和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接下来文章的第二部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综合的论述,从外资银行的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三个方面把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内容概括为一个系统的体系。文章的第三部分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实践进行了论述,将世界上一些国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做法提出来,以供借鉴;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还对国际上对外资银行监管问题达成共识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评述。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关于中国外资银行监管体系的完善问题。笔者先简要分析了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重点放在如何完善监管体系的研究上。通过考察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体系:以国民待遇为主、适度保护为辅的监管模式;从调整外资银行地域分布、引导组织形式重点、强化分类管理等方面加强市场准入的监管;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理念,加强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填补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的空白,强化外资银行的危机补救能力;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法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进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为我国处理外资银行监管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期,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市场效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专业化是不断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事代理制度的设计则是法律层面亟待攻克的重大命题。商事代理不同于民事代理,具有营利性、便捷性、鼓励交易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我国代理制度的设计应当统筹兼顾,尤其在《民法总则》已经实施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民商事代理制度设计模式的可行性,遵循市场
对互联网领域不正当干扰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层面进行规制时,目前我国主要是适用以下相关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即“第二条”;二、司法实践过程中创设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规则即“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2017年修订前并没有关于互联网领域干扰行为的具体条文,所以法官往往适用一般条款来
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央根据当前反腐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顶层制度设计,也是反腐工作深化的重大实践。当前,监察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铺开,《宪法修正案》新增了“监察委员会”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也正式表决通过。改革后,检察机关不再负责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改由监察委员会行使职务犯罪调查权,同时我国的监察体系呈现出监察主体位阶高、监察范围面积广、监察力量一体化等特征
根据2016年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报告显示,网络服务投诉扔居各行业投诉之首,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壮大,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暴露在大众面前,电商“砍单”就是其中之一。电商“砍单”被消费者诉至法院的案例不在少数,但各个法院对“砍单”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却各不相同,甚至有同一个法院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判决的现象。“砍单”案件纠纷的核心问题是判断网购合同是否成立,由于网络购物的具有虚拟性、非即时性等特点,有别于
近年来,网络购物行业发展迅猛,互联网购物网站也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网络用户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升级。相比于C2C网络购物网站,B2C网络购物网站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顺应了中国网络购物者的消费需求。根据中商情报网2016年7月发布的相关分析报告,2015年,全国B2C市场交易规模首次超过了C2C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这一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与B2C网络购物发展相顺应,我国的B2C网络
随着我国互联网对社会公众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洗礼,网络购物似乎已经从年轻人的时尚逐渐走进各个年龄层次生活圈,成为一种“新常态式”生活日常。网络购物以其高效、便捷、节省交易成本的优势特性强烈冲击传统线下交易市场,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新型的网购合同类纠纷。我国网购消费者流量相对较大的网购平台,除淘宝、天猫外,例如京东、业马逊中国、当当、唯品会等网购平台的用户政策均存在约定合同成立方式的格式条款,将网站平台展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有罪指控为基础,以程序上的简化和实体上的量刑从宽为条件鼓励被追诉人认罪。相应地,适用该制度将导致被追诉人的部分诉讼权利减损,而我国追诉机关对于有罪供述的过分追求与认罪程序中监督救济程序的不足极易导致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的发生,被追诉人被动式参与诉讼,认罪自愿性难以保障。本文将分析影响我国被追诉人认罪自愿性的因素,通过对域外相关经验进行分析对比,明确“认罪自愿性”之内涵与被追诉人认罪
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当事人陈述不仅在实践中使用很少,在学界也具有较大争议。由于《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当事人陈述单独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明力予以否定,加上当事人陈述本身“虚实性”的特征,裁判者通常不会直接根据某一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来认定争议事实,这使得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方法基本上“名存实亡”,甚至有学者怀疑其作为独立证据种类存在的合理性。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与我
所谓即决判决(summaryjudgement),指当事人无须经完全的开庭审理即可获得的关于案件实体问题的终局有拘束力的判决,它也可以指法院不经开庭审理而形成判决的程序。即决判决最初是作为原告的“诉讼武器”设计出来的,主要目的在于制止被告的“虚假答辩”。在制度上,它起源于英国1855年的《汇票交易法案》,当时主要在支票和本票诉讼中适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即决判决的适用主体渐渐扩大到了被告,并且广泛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