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毛作为一种典型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弹性,保暖性及耐磨性等。然而,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严重影响羊毛织物的润湿和印花性能。为了改善羊毛织物的印花性能,解决其传统印花前处理过程带来的高废水、高污染、高能耗及低附加值问题,本论文将介质阻挡放电(DBD)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羊毛织物的数码印花前处理工艺中,从而使织物的数码印花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常压等离子体干态处理与数码印花技术的配合使用,可实现羊毛印花过程的连续化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义。本论文主要内容分如下三部分:首先,根据常压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采用八种不同的材料作为阻挡介质,分别研究其对羊毛织物的防烧穿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气隙间距对羊毛织物的防烧穿效果的影响,从而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羊毛织物常压等离子体处理防烧穿方法,同时也为常压下的丝状放电向辉光放电转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优化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不仅可以避免等离子体烧穿羊毛织物,而且可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的均匀性。其次,以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润湿性及处理均匀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常压等离子体输出功率、作用时间、气体流速和气隙间距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羊毛织物的常压等离子体前处理工艺条件为:输出功率60W,作用时间60s,气体流速1.5L/min,气隙间距2mm。在此工艺条件下,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羊毛织物表观微形貌、化学组成、润湿性、失重率、时效性、白度、强力、手感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纤维鳞片层被刻蚀和氧化降解;表面碳元素含量下降,氧元素含量显著增加,而硫元素含量变化不大;润湿性能明显改善,而织物失重率仅有2.6%左右;随贮存时间延长,织物润湿性有所下降;断裂强力提高,白度无显著变化,但手感略有下降。最后,采用传统筛网印花研究海藻酸钠、尿素、元明粉、甘油和浆料pH值等因素对羊毛印花织物K/S值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最佳浆料配方为:海藻酸钠3%(o.w.p为占浆料总重的百分比,下同),尿素5%(o.w.p),元明粉7%(o.w.p),甘油5%(o.w.p),硫酸铵1%(o.w.p),渗透剂JFC1%(o.w.p)。采用该配方制作浆料,并对已上浆羊毛织物进行数码喷墨印花处理,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印花织物K/S值明显提高;且其干、湿摩擦牢度分别可达4级和3级以上,皂洗牢度可达4-5级。此外,与传统筛网印花图案相比,数码印花织物色彩更加鲜艳,图案轮廓清晰,无明显渗化现象,可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