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肝气郁结型心理应激人群实施药物(逍遥丸)、心理干预(协助肝气郁结患者了解其情绪与行为问题的根源;促使其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减少自动非理性思维及错误认知方式;通过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情绪,驱除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停止负性自我评价,从而悦纳自己。)、药物+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法,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1 筛选表说明 1.1 肝气郁结症状筛选表 参照金益强等制定的肝气郁结证的临床诊断标准,制定症状程度记分表。 1.2 心理学规范量表的确定 从心理应激过程中的“应激源”、“中介因素”、“应激反应”三方面进行评价。本研究每份问卷包括以下表格: 1.2.1 应激源 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 生活事件系最常见的心理应激源,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1.2.2 中介因素 1.2.2.1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 记录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两个量分。应对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 1.2.2.2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adult,EPQ) 记录E、N、P、L等4个量表,共88个项目。反映人格类型。 1.2.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1.2.2.3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社会支持具体指社会各方面所给予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1.2.3 应激反应 1.2.3.1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 该量表90项症状分属于9个背景,每个因子反映出病人的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 1.2.3.2 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