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维果茨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所建构的,社会文化决定了知识体系的结构。在国家名老中医工作室中,传承人和继承人因为所接受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机制的大相径庭,导致了双方认知模式和知识结构出现差异,而这种差异也直接影响了师徒间的交流沟通,造成了知识转移出现困境。因此,本文将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相结合,在研究师徒间关系、团队文化、组织制度、知识源特性、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受体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路径和因子大小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各因素组合。通过此次研究,本文以期可以提出有利于提高知识转移主体的知识转移和接收意愿,畅通转移渠道,提高师徒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建议。方法:以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地区的名医工作室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收回有效问卷401份;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效度分析;使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并修正模型,验证相关假设的合理性;其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软件fsQCA2.0对数据重新赋值,检验数据一致性和覆盖度,构建真值表,布尔简化后,获得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构型。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初始模型中“知识源特性←师徒间关系;知识受体特性←师徒间关系;知识受体特性←团队文化;知识转移渠道←组织制度;知识受体特性←组织制度;知识转移渠道←知识源特性;知识受体特性←知识转移渠道;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效果←知识源特性;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效果←师徒间关系”这9条假设均通过检验,且路径系数明显。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知识受体特性*知识转移渠道,*~团队文化*师徒间关系;~知识受体特性*知识转移渠道*知识源特性*~组织制度*师徒间关系;知识受体特性*~知识转移渠道*知识源特性*组织制度*~团队文化*师徒间关系”这3条变量构型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最大。结论:结构方程实证分析证实了师徒间关系强度对知识受体的意愿和能力、知识转移效果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团队文化对知识受体意愿和能力有直接影响,但影响一般;组织制度对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受体特性有显著影响;知识源特性对知识转移渠道有显著影响,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决定性力量;知识源通过知识转移渠道的中介作用,可以提高知识受体的意愿和能力;知识源和知识受体对师徒间关系强度、团队文化氛围和组织制度的制度都具有显著影响。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后发现,知识受体特性、组织制度、知识转移渠道、知识源特性、师徒间关系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结合结构方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研究结论,从制定知识转移主体的激励策略、优化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转移环境三个方面,为促进和提高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效果提供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