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领域方面,词汇习得研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路杨(2010)指出,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在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的时间仅有20多年,而汉语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起步则更晚。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汉语词汇贯穿其整个学习过程,词汇习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旨在研究土耳其初级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情况,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一位土耳其语背景的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词汇习得过程进行为期四个月跟踪观察。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同时,辅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定性研究包括课堂观察、课后观察、面谈、个别访谈法、口头报告法和文献研究法等。问卷调查的项目包括三个:词汇量前测、词汇能力测试和词汇学习策略调查。得出结论如下:参与观察测试的这名土耳其学习者在本学期汉语词汇习得的情况较好,与其汉语综合水平成正比。汉字字形较难掌握是阻碍学习者词汇习得的最大因素,学习者较为擅长音义结合学习汉语词汇。同时,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词汇,在测试中往往习得情况最好。随着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时间不断增长,其产出性词汇的词汇知识宽度(即词频广度,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等)和词汇知识深度都在不断增强。在学习方法上,学习者对“查字典”“复习”“生词本记忆”“手写记忆”和“朗读记忆”等基础的记忆方法都较为常用,同时对“联想构词”“情景记词”“语法猜词”和“词类猜词”等拓展性的记忆方法也善于使用。在调查问卷中学习者明确表示,希望教师能够尽可能增加学生通过句子等具体语境来学习词汇的机会。在学习动机上,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动机较为充分,且态度端正,对学习汉语词汇有积极影响,但大部分仍是外在动机。母语与他的第二语言英语都有对汉语词汇学习有利的部分,但更多的是负迁移作用,母语负迁移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