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技术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分析方法,探讨女性非神经精神性狼疮(non-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on-NPSLE)患者脑形态学改变,以及灰质体积异常脑区功能连接变化,并寻找non-NPSLE患者脑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临床生物标志物。方法:我们收集了42例在我院临床诊断为non-NPSLE的女性患者,并招募了43名年龄、性别、利手与non-NPSLE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所有受试者均进行rs-fMRI及T1高清结构像扫描,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一般数据和non-NPSLE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疾病首发的症状和时间、目前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补体(C3、C4)、IgG、ANA谱等的最新检测结果,并计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然后在MATLAB 2012a平台上应用rs-fMRI数据处理助手DPABI 4.0进行数据处理,先用VBM模块分析结构像数据,获得两组之间灰质体积差异的脑区,然后将两组之间灰质体积差异的脑区用作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其与全脑其他体素的功能连接,并通过独立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最后将non-NPSLE组形态学异常脑区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以及显著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系数FC值,分别与临床参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HC组相比,non-NPSLE患者组GMV出现明显异常,表现为右侧壳核-岛叶、左侧壳核、左侧小脑后叶、右侧梭状回及左侧中央旁小叶灰质体积增加,额内侧回、楔叶、距状回及扣带回灰质体积减少。2、与HC组相比,non-NPSLE患者左侧小脑后叶与右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减低;右侧壳核-岛叶与双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减低;左侧壳核与双侧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及左侧边缘叶的功能连接减低;左侧中央旁小叶与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加。3、non-NPSLE患者右侧壳核-岛叶GMV与病程呈正相关,右侧壳核-岛叶GMV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左侧壳核GMV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左侧中央旁小叶GMV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左侧小脑后叶GMV与补体C3浓度呈负相关,左侧中央旁小叶GMV与补体C3浓度呈正相关,左侧壳核GMV与补体C4浓度呈负相关。4、non-NPSLE患者左侧小脑后叶与右侧顶下小叶的FC值、右侧壳核-岛叶与右侧额下回的FC值、左侧壳核与左侧颞上回的FC值、左侧壳核与右侧额下回的FC值、左侧壳核与左侧边缘叶的FC值与补体C3浓度呈正相关;左侧壳核与右侧额下回的FC值、左侧壳核与左侧边缘叶的FC值与补体C4浓度呈正相关。结论: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on-NPSLE患者出现了明显脑形态学改变,并且部分形态学异常的脑区其功能连接也存在异常,可认为脑形态学改变是脑功能改变的基础。2、补体C3、C4与SLE脑损伤有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SLE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并且早期抑制补体C3、C4可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