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9月2016年4月,鲁2块稠油油藏现有油井44口,水井11口。区块累计产油65.64×104t,地下亏空66.59×104m3,综合含水高达84.93%,采出程度仅6.67%OOIP。注水开发过程中,鲁2块存水率逐渐下降,耗水率逐渐升高,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严重偏离理论曲线,注水开发效果差。为达到稳油控水并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出程度的目的,需针对鲁2块稠油油藏特征寻求一种使其高产稳产的三次采油技术。本文针对鲁2油层特征开展了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试验研究。首先在油层温度及常压条件下采用Waring-Blender法对36种工业起泡剂进行初筛选及泡沫体系性能评价;接着采用Waring-Blender法研究有效浓度、矿化度及压力等因素对优选发泡体系(XHY-6D,有效浓度0.10%)泡沫参数的影响及其在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然后通过单管岩心驱替试验评价了有效浓度、气液比、渗流线速度、渗透率、压力及含油饱和度等因素对泡沫体系在孔隙介质中封堵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流度比及有效黏度;最后通过双管并联岩心试验评价了段塞大小及渗透率级差对泡沫驱油效果及驱油动态特征的影响。起泡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鲁2油藏起泡剂XHY-6D适宜有效浓度0.10%,最低起泡有效浓度0.001%;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盐性(矿化度由800mg/L增至174314mg/L,泡沫综合指数由110.81×104mL·s下降至66.60×104mL·s,降幅仅39.9%。);压力增大对泡沫体系参数具有增益作用;固液比1.0:1.0,矿化度86072mg/L,优选发泡体系静态吸附量为0.26mg/g。通过单管岩心驱替试验确定了泡沫驱起泡剂XHY-6D适宜有效浓度0.10%、气液比1.0:1.0及线速度1.0m/d;结果表明,渗透率193.0×10-3μm2,气液比1.0:1.0,线速度1.0m/d,XHY-6D有效浓度0.10%、段塞0.3PV及温度65℃条件下,泡沫阻力因子为66.3;随着渗透率的增大,泡沫阻力因子先增大后降低,以渗透率1065.5×10-3μm2为分界点(此时阻力因子为121.3);在含油饱和度≤22%时,泡沫体系能有效生成泡沫且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当含油饱和度介于32%60%区间时,虽然泡沫体系消泡很多,但阻力因子仍维持在20左右,仍具有一定的封堵能力;压力增大对泡沫体系阻力因子具有增益作用。双管驱油试验结果表明,随泡沫段塞的增大,双管比水驱提高采收率逐渐增大,段塞大小为0.1PV、0.2PV、0.3PV及0.4PV时,双管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分别为3.23%、7.26%、10.82%及12.35%;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双管比水驱提高采收率逐渐增大,渗透率级差为2.1、4.2、7.3及10.3时,双管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分别为10.82%、13.52%、11.52%及10.29%。试验最终确定适用于鲁2块高盐稠油泡沫驱技术参数为:XHY-6D有效浓度0.10%,气液比1.0:1.0,线速度1.0m/d,泡沫段塞0.3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