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文殊兰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抗肿瘤活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揭示文殊兰多糖结构方面的信息及有无抗肿瘤活性,以期为文殊兰抗癌作用的研究找到新的依据。通过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检测文殊兰精制多糖的分子量,测得其重均分子量为7.3×105Da。紫外光谱扫描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溶液在260nm和280nm处均无吸收,说明文殊兰精制多糖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类物质。气相色谱法分析得出其单糖组成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山梨糖四种组分构成,各残基相对含量之比为:1:4.74:1.66:61.6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含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含有β-型糖苷键,糖环形态为吡喃糖环,且含有糖醛酸,有鼠李糖的特征吸收峰;高碘酸氧化结合Smith降解及质谱分析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结构中含有(1—→2)、(1—→6)、(1-43)糖苷键,不含有(1-44)糖苷键。通过刚果红实验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具有与刚果红形成络合物的螺旋结构,并具有与刚果红发生特征反应的三股螺旋结构;碘-碘化钾反应结果表明文殊兰多糖可能存在较长的侧链和较多的分支;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文殊兰多糖分子具有多个侧链,链分子间相万互缠绕通过糖单元间不同的链接方式生成网状、棒状或带有分支的侧链结构,这与碘-碘化钾反应得出的结果一致;图像还显示文殊兰多糖单链的直径在200~300nm,长度在600~900nm,说明每股并非单个糖链,而是由多个糖链缠绕成股;同时从高分辨图像中可明显看到在这些网状和棒状结构的空隙间有多糖颗粒出现,直径约42.56nm;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文殊兰多糖中含结晶性的多糖或者结晶性的多糖复合物非常少,结晶度极低,基本处于无定形的形态,结晶性很差;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文殊兰多糖的平均粒径为470.12μm。应用MTT法检测文殊兰精制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对HepG2有生长抑制的作用,IC5G值为128.07μg/ml。结构分析表明文殊兰精制多糖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糖链中含有(1-43)、(1-46)糖苷键、β-型糖苷键、吡喃型糖环,具有糖醛酸基团,分子量也在105~106Da之间等,这些可能都是文殊兰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基础。综上所述,文殊兰中的精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是文殊兰属植物中除生物碱外发现的又一类活性物质,为文殊兰抗癌作用找到了新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