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剧,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也随之被广泛采用。同时,旅游学界也将CIS的理念引入到旅游地的形象设计上来。除了进行一系列实际应用工作之外,一些旅游学者也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997年,上海市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旅游”,让“千百万人游上海”。在对“都市旅游”进行定位和产品设计的同时,结合方兴未艾的旅游形象理论,用形象来驱动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一些论述这方面问题的文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完整的对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进行市场分析、总结、定位、推广的综合性研究,在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工作中,也有若干实际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是需要众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旅游企事业单位共同研究和解决的,本文则只是对其中的某些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调查和研究,从上海都市旅游的文化内涵、要素分析入手,从上海与几个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比较出发,对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阐析的重点是:
(1)从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要素分析出发,提出上海的都市旅游形象应定位在“东方活力之都”,是时空交叉、动态复合的,是具有新海派特色的现代都市旅游形象,而且是呈开放式、不断变化发展的。
(2)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物化是上海的大都市景观,“大都市景观”是近代化上海城市景观和当代上海城市景观的组合。它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是中国城市旅游的经典作品,是都市现代化氛围的凸现。大都市景观的外化是上海现代都市风貌,是上海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组合。
(3)提出建立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塑造的支撑系统:产品支撑系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体制环境与人环境)支撑系统,信息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