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方式,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的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系统总结了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类型及特点,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服务模式适应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本研究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有重大意义。重点开展了如下工作:
1.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分别描述了服务模式的组织模式、传播渠道、服务内容、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与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的概念和现状及其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建立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框架。
2.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政府主导型、社会参与型和其它类型服务模式;政府主导型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科技示范点型、信息服务点型、科技特派员型和农村信息员型;社会参与型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协会参与型、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型、通讯公司参与型、企业协会联合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型,本文分别总结了各种模式的适应环境、运作机制、优势、劣势等特点。
3.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发放问卷的方式,从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资金来源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建立了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适应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的Spreadsheet解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东营市农民协会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
4.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演变的动力源是通讯技术、农民文化水平、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依据国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服务模式的演变趋势是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参与型演变,再向完全由市场支配型演变。5.从服务模式的选择、优化,以及服务模式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