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兼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被定位成一种思潮、主义、理论,它以文化批判功能为手段,对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进行着尖锐、苛刻的批判,以全面检讨西方文明为特征,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文化层面的彻底反思和批判。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即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以及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引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生态社会主义者揭示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决定了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只有创建全面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是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根本途径。生态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弘扬,严厉地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矛盾开阔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把消除生态危机视为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   本文选取后现代主义这一崭新的视角来透视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首先从后现代主义的生态观出发,找出其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契合点,并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发展、衰落这一过程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尽管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陷和不足,还需要针对其不足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它提出和探索的两大问题--生态问题和社会主义问题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是与时俱进并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现实课题。不仅弥补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对生态问题的缺位,而且对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其他文献
研究了动载滑动轴承疲劳失效过程,观察到轴瓦表面裂纹、第二相裂纹等类型.通过润滑计算得到轴心轨迹、油膜压力和合金层应力分布,对轴瓦失效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瓦的
民事审前程序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能让当事人在审前准备阶段就有机会恰当地提出攻击和防御方法,避免不必要证据的提出,从而节省劳力和费用支出,减轻法院的负担,实现审理的充实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