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背后的伤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地之女迟子建以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和个人魅力始终关注着故乡的山川河流,淳朴民风还有那些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她以温柔多情的笔触书写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追求着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向我们揭示那些人性背面的东西——人性的丑陋,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迟子建对于人的存在状况以及在生存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情绪的书写或隐或现地闪耀着存在主义的光辉,本文试图利用存在主义思想提供的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来解读迟子建的小说,使其隐藏的存在主义特质得以显现,同时分析迟子建的创作思想与存在主义的不同或是说超越。本文引言主要谈迟子建的创作情况,引出存在主义的话题,同时要交代迟子建研究的现状,以及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迟子建的意义。除引言外,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迟子建与存在主义的关系。无论是时代的风气熏陶,中西文化的滋养还是生活经历的馈赠,都使迟子建文学作品与存在主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迟子建小说存在主义倾向的表现。本章运用存在主义思想提供的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分别从世界的荒谬、他人就是地狱、选择的自由这几个层面从分析文本出发,展现出迟子建笔下世界的荒谬,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承受着各种痛苦,这些痛苦或自他人,或来自社会,或来自于生死的煎熬,而且人们在种种荒诞或恶心的事实面前总要被迫做出选择。第三部分主要论析迟子建对存在主义的超越,本章从“大团圆”的结局、无处不在的人性美两个方面阐述迟子建文学创作思想对存在主义思想的超越。她“忧伤而不绝望”的书写让人看到了光明与美好,也让生活在困苦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迟子建的创作没有满足于揭示社会与人生的残忍与苦难,也不是对人物的生活袖手旁观,而是以一种温情的方式来表现人性的真善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关照着世间的一切,以温暖的人性之光来照亮生活中的黑暗。
其他文献
在信用支付环境下对存货影响需求率这类商品的订货策略研究,可以较好地平衡利息收益和销售收入与利息支付和库存成本之间的关系,不仅丰富了库存管理理论,同时也对现实中存货
论文第一章探讨长幼冲突与上世纪二十年代(简称二十年代)中国现代悲剧创作的发生问题。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二十年代,文化问题、伦理道德问题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关注的重要问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也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证券市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在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制造的出现,全球性竞争加快了市场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管理思想也从“纵向思维”向“横向思维”转化,供应链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是社
本文通过介绍PBL教学法的起源和内涵、PBL与传统的LBL的不同点及其设计理念和思路,提出PBL教学法的优点,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长期运转的机械零件由于早期失效使能源与材料的消耗十分惊人。许多机械零件的损坏发生在表面,或者从表面开始。例如,磨损所引起的损坏都是发生在零件表面,疲劳引起的损坏也
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作家福楼拜精辟的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分手,在山顶会合。”①可见,科学和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科学家也很热爱艺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利用。但我国与他国相比,由于国情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借鉴时要根据国情、建设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业科技园区。本文提出了的相应
目的:分析老年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克罗恩病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诊断为克罗恩病的3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新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