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的女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女性形象于90年代伴随“女性绘画”的产生而产生,它们区别于90年代以前的中国女画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与男性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它们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也是女性绘画走向自觉的体现。笔者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运用图像学、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论述了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女性形象的塑造介入了女性经验,是以女性的视角诠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是公开表述“性”的女性形象,它们的造型真实化、朴实化,并在塑造过程中重复运用女性符号,其中一些女性形象有悖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义,体现了女性主义的倾向。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体制的变迁与多元文化对女性绘画的促进,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消费文化、新的审美风尚的影响,和女性永恒的话题——生育与家庭有关。女性艺术家整体走向自觉还需要一个过程。女性身份不是画家用来自我标榜的标志。女性形象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更新的变化,但是女性问题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所以具备女性主义特征的女性绘画会继续存在,会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在中国山水绘画艺术不断发展革新的今天,基本上确立了一个以齐白石为代表的北京画派、以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为代表的江浙画派以及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的时代
期刊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于信息多媒体展示方面。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是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计算机应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