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通航规则选取对通航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ng4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的40多年,我国航运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正朝着航运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随着船舶大型化、船舶数量增加以及沿海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部分沿海港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现有航道的制约,使得港内航道的船舶交通更加繁忙,造成了航道使用的冲突,尤其是单向航道较多的港口,此类现象将会随着航运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频繁的出现。扩建港口、扩建航道虽然可以提高港内船舶的通航效率,但是受到港口建设初期规划的影响,港口整体布局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的难度很大,通过选取合理的港区通航规则来加强船舶通航管理可以尽量的避免改变和扩建航道并且对通航效率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不同港区,采取何种通航规则能更加有效的提升港内的通航效率,是海上交通工程中针对港口规划与建设部门面临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国内某北方沿海港口港区内实际的航道通航状况,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技术,构建了先到先服务、大型船舶优先服务、乘潮船优先服务、船舶组成船队进出港口等四种通航规则下港内船舶航行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基于现有的船舶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倍数改变船舶到港的数量设计为不同工况并根据航道利用情况、航道拥堵情况、航道安全情况等航道通航效率的相关内容选取航道利用率、航道空间利用率、航道通过能力、船舶等待时间、港口服务水平、船舶间距等指标对应的通航安全情况作为评价港区通航效率的指标,分析不同工况下港区通航效率指标的变化情况,得出通航规则选取与通航效率的关系。最终得出大型船舶优先和船舶成组成船队进港两种规则在船舶大量到港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的提升港区通航效率。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借鉴内河船舶运输中船队运输的方式,尝试用于港口运输,为实际的港区航道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在电力改革工作中也取得了全新的发展和进步,这对广大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帮助作用。电力市场当前对营销引起了关注和重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觉界面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线上社交成为了现代人非常重要的社交手段,伴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线上社交的要求越来越追
2012年12月13日,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主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管理”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国家发改委、科技
从亚高山森林到高山林线,逐渐严酷的生长环境影响了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本研究采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估算了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在不同海拔(4 190 m,4 270 m和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的核心技术,其作用主要包括泄洪、排涝与抵抗自然等,堤防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堤防防渗施工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得
采用吹扫捕集-GC-MS法,对漆包线中的苯系物、苯甲醛和苯酚等16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双重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对解吸温度和解吸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s,LIBs)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3C产品的不断发展更新,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对LIBs催生了许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心,在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