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运动与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及数值模拟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全球构造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构造和地球物理环境使其成为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其地壳岩石层变形运动、应力应变场等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青藏地区的 GPS观测资料,并应用地震张量矩求和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活动地块区的应力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的原理对薄壳有限元方法理论进行研究,并建立理论模型比较应用效果。最后,采用薄壳有限元方法分别进行了GPS 观测速度约束下的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 2.5 维稳态运动学,和印度板块挤压下青藏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布的 2.5 维动力学数值模拟。首先,对青藏高原运动和动力学数值模拟工作的比较分析得出:断裂对大陆变形的影响研究较少,模型多为二维,很难从纵横向综合反映高原运动和形变。之后,通过 GPS 测量结果分析展示,在青藏活动地块区,各地块运动方向较为一致,为从南到北逐步右旋。随后,利用青藏地区近 80 年震源机制资料,计算了高原各活动地块区的平均构造应力状态。利用地震矩求解得到的青藏高原各 II级活动地块区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高原内部整体呈现压缩状态,主应力轴以北东方位为主。最后,在对薄壳有限元方法理论验证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活动地块以及主要活动断裂带的青藏活动地块区的 2.5 维有限元模型。并以近十年的GPS 测量资料为约束,综合考虑了研究区地表高程起伏、岩石圈结构以及介质在横向上的不均匀性等特征,利用地震资料作模型检验,数值模拟了青藏高原地块区的现今运动和变形特征。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整体运动时,其内部呈现连续变形;2.印度板块挤压是青藏高原乃至中国大陆地壳岩石层运动和变形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决定了青藏高原的运动和变形格局;3.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下,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变形以南北向的缩短和增厚为主。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大社会问题。研究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提高其耐撞性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碰撞过程中速度与能量的关系
白云岩是研究区石油和天然气优质储层之一,因此,白云岩及其成因研究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桌子山组白云岩是油气勘探有利的热点,本文以沉
水压传动技术直接以天然水或自来水作为工作介质,既具有液压技术的共性优点,又具有节省资源、经济环保、动态性能好、系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突出的特点。水压传动技术适应了
隧道涌水、突水在隧道开挖中非常普遍,时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隧道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及涌水量预测非常有必要。  本论文以银百高速城开隧道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