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明恢63(MH63)水稻分蘖期和黄熟期饲喂褐飞虱后,分别解剖长、短翅型褐飞虱雌虫的卵巢组织,对卵巢组织进行分级,并收集卵巢提取卵巢组织的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与褐飞虱卵巢发育相关的4个基因exuperantia (exu)、mago nashi (mag)、vasa (vas)、vitellogenin (vg)的表达量。研究结果如下:(1)卵巢分级结果表明:水稻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卵巢发育迟于分蘖期水稻,且各级卵巢持续的时间较长。在同一日龄,黄熟期水稻饲喂的褐飞虱卵巢平均发育程度低于分蘖期水稻上的褐飞虱;黄熟期水稻上褐飞虱Ⅳ级(产卵盛期)卵巢的比例低于分蘖期水稻上的褐飞虱。比较长、短翅型褐飞虱各级卵巢所占比例可见,长翅型褐飞虱卵巢发育比短翅型慢,达到产卵盛期(Ⅳ级)的时间晚且比例少。(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对上述4个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①exu基因:羽化后1-10天内该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稻生育期对长、短翅型褐飞虱的影响均表现为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基因表达量比分蘖期高;两种水稻生育期饲喂的褐飞虱短翅型基因表达量均比长翅型高。②mag基因:羽化后1-10天内该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与exu基因相似,水稻生育期对长、短翅型褐飞虱的影响也表现为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基因表达量比分蘖期高;两种水稻生育期饲喂的褐飞虱短翅型基因表达量均比长翅型高。③vas基因:羽化后1-10天内该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稻生育期对褐飞虱的影响表现为羽化后第1天(长翅型)和第4天(短翅型)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基因表达量比分蘖期高,其余天数均低于分蘖期;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短翅型基因表达量低于长翅型。④vg基因:羽化后1-10天内该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稻生育期对长、短翅型褐飞虱的影响均表现为黄熟期饲喂的褐飞虱基因表达量比分蘖期低;两种水稻生育期饲喂的褐飞虱短翅型基因表达量均比长翅型高。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在营养条件良好(分蘖期)的情况下,褐飞虱卵巢发育速度快;而营养条件恶劣(黄熟期)时,褐飞虱卵巢发育缓慢。主要是因为面对不同水稻生育期时,褐飞虱可以调控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得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褐飞虱卵巢的发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