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有序大孔无机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0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3DOM)既有固体材料本身的特性又具有有序大孔结构,在光子晶体、生物医用及载体、催化剂材料及吸附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DOM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有胶体晶体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及纳米晶沉淀和烧结法。本课题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分别制备了氧化铈和二氧化钛有序大孔微球,并采用机械共混掺杂法制备了铈掺杂二氧化钛有序大孔微球,研究其光催化性能。本课题还探索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两阶段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丙烯酸羟乙酯即P(MMA-HEA)乳胶粒,研究了引发剂用量、缓冲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3%,缓冲剂碳酸氢钠的用量为0.2g时,单体的最终转化率最高,达到97.1%;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为5h时,可得到粒径在250 nm左右单分散性较好的P(MMA-HEA)乳胶粒。与未含羟基的PMMA乳胶粒相比,含羟基的P(MMA-HEA)乳胶粒所制备的胶体晶体微球的表面结构更为规整有序。2、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氧化铈微球,当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5h,可得到球形度及表面形貌较好的有序大孔氧化铈微球,在500℃和600℃下煅烧,氧化铈的晶型均为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其中,在600℃下煅烧其晶型最为完整。光催化测试表明:氧化铈粉体比二氧化钛粉体更容易被激发,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而氧化铈多孔微球的光催化活性又高于氧化铈粉体。3、通过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二氧化钛微球,当煅烧时间为5h,煅烧温度为500℃时,二氧化钛微球表面的孔结构排布最为规整有序,孔径在200nm左右。通过机械共混掺杂法对二氧化钛微球进行铈元素掺杂,当煅烧温度分别为500℃、600℃、700℃时,铈掺杂二氧化钛微球均为单一锐钛矿型;光催化实验表明:铈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要明显高于未掺铈的二氧化钛,其中当铈元素的掺杂量为6.0%时,在500℃煅烧下所制备的铈掺杂二氧化钛大孔微球,其光催化性能最佳。4、初步探索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异相凝聚法和乳液聚合法分别合成了P(MMA-HEA)/TiO2及PS/SiO2复合微球。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其亲油性得到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丹地琼玉颗粒对干燥综合征(sj觟grensyndrome,SS)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丹地琼玉颗粒低、中、高3种剂量对SS模型小鼠进行干预,并以生理盐水(NS)作为对照,观察丹
咪唑、三氮唑及其它们的衍生物的配位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磁性、催化和生物活性,在应用新材料、分子识别和超分子自组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水热法和溶液法
近年来AgBr-TiO2复合纳米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AgBr与TiO2复合程度差的问题,本论文分别发展了类微乳体系化学沉淀法和磷氧桥联法两种新的合成方法来实现AgBr-TiO2
背景:以自体骨髓、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对缺血性病变及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病缺血及神经损伤的疗
<正>电压的升高意味着效率的增加。纯电动汽车在今天之所以被公认为是未来趋势,这主要是迫于环保压力,而政府也因此加大推广力度。其中,中国政府虽在这方面已迈出很大一步,但
分析了活套法兰连接中螺栓和垫片从预紧状态到操作状态过程中的受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其预紧力的因素并和无因次量法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螺栓的弹性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以及我国边疆省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思想论述,其核心内容涵
本论文主要研究利用水热法合成单相多铁材料,通过选用稀土离子中单电子数最多的Gd3+(d7)作为A位元素,B位的两种离子通过磁电耦合作用来提高化合物的铁磁性,并对它们的磁电学性质进
目前,有关烷基苯合成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催化苯与烯烃或相应的一元醇的烷基化反应,而以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氯代烷烃与苯的烷基化反应合成相应的烷基苯的研
2013年黄海浒苔和马尾藻绿潮伴生的新情况为绿潮卫星遥感监测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基于浒苔和马尾藻的GOCI卫星数据,分析了两种绿潮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马尾藻在蓝光波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