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类病斑突变体基因初定位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具有许多农艺性状差异的两份大麦材料Golden promise(GP)和H602作为亲本,通过GP和H602杂交后自交产生的RIL群体,通过Mapmaker/Exp 3.0和QTLnetwork2.1软件进行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并以大麦类病斑突变体bspl1为材料,对其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初步定位该类病斑基因。取得的结果具体如下:(1)通过对652个大麦SSR标记的筛选,筛选出122对具有多态性且多态性稳定的SSR标记,最终构建包含119对分
其他文献
低温、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全球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植物的抗逆性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如何利用抗逆基因资源,从大量的渗透胁迫响应基因中寻找到能够综合性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基因,是植物渗透胁迫基因工程的重要前提。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个转录因子可以同时调控多个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耐盐野生大豆具有
钢管混凝土由于承载力高、延性好,目前已作为主要承压构件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拱桥中。钢管混凝土优越的抗震性能大大提高了其设计轴压比的限值,特别对于圆钢管混凝土
岩体经过复杂的形成过程,成为一个具有松、散、软、弱四种不同属性的,不确定的,具有多种非均介质的并且存在裂隙、孔隙等的不连续体。华东地区煤矿开采,浅部煤层已经充分开发
双组分系统是由感受信号输入的组氨酸蛋白激酶(sensor)和调节信号输出的调控蛋白(respose regulator)所组成的信号调控系统,涉及许多原核生物、真菌、黏菌和植物的各种信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