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收缩压和脉压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优于舒张压。大动脉僵硬度增加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脉搏波速度作为评价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得到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被认为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及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目的:明确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与动脉弹性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寻找一个在实际工作中简便可行的估计患者动脉弹性的方法。方法:分别用听诊法和触诊法测患者清晨右上肢肱动脉收缩压并计算收缩压的差值ΔP。用日本科林(Coli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VP-1000测量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作为反应动脉弹性的参数,对51例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11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6.43±10.22岁)进行脉搏波速度检测。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的差值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界值。利用ROC曲线选取诊断动脉硬化的截断点。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脉搏波速度与年龄(r=0.614,p<0.01)、听诊法测得收缩压(r=0.314,p<0.05)、触诊法测得收缩压(r=0.443,p<0.01)均密切相关。(2)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与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的直线相关分析示: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与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密切相关(r=-0.476,p<0.05)。(3)ROC曲线显示,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7mmHg预示动脉硬化存在。结论: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与动脉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动脉弹性随两者差值的减小而增大。临床医生可以利用听诊法和触诊法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差值的方法粗略估计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1q/TNF-related protein12,CTRP12)水平,探讨血清CTRP1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贲门癌发生在食管和胃交界区,以腺癌为主,由于肿瘤所处部位解剖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其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及预后又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的长期生存率多明显低于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雄性清洁级SD大鼠48只,月龄3~3.5月,体重250~310g。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组(NS组),阿米洛利组(A组)。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麻醉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气管切开,在枕骨斜坡部位开一约3 mm×2 mm的骨窗,暴露基底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