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的快速繁育方法及其根茎抗阻拉力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城市段河道护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其结果导致河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河岸连接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因此恢复重建受损河岸生态系统,需要研究适于河岸生态环境,生态作用好的生态修复材料。芦苇是修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生态材料之一,是河岸和湿地植物群落的代表植物种,具有很强的水质净化、紧缚土壤及为动植物、微生物提供生息生存空间等环境保护作用。本实验以恢复受损河岸和湿地的芦苇群落为目的,研究了快速繁育芦苇幼苗技术和方法,以及在不同河岸生境条件下,芦苇群落的扩张速度,同时定量研究了芦苇与香蒲、菖蒲、菰三种水生植物根茎抗阻拉力及其固土护岸能力。结果表明:(1)将芦苇杆用水浸泡能够达到快速培育芦苇幼苗的目的,在实验时采用的165支芦苇杆中,仅有8支芦苇杆没有发芽,发芽率达95.2%,将芦苇新芽幼苗移植到装有泥炭土的实验用塑料盆、六角形纸盒后,成活率达100%。芦苇杆在水中浸泡15天后,发芽率高,新芽幼苗生长状况最佳,适于移植;在移植后的1个月,通过对芦苇幼苗生长量的分析,可知芦苇生长快速,而且由于直接移植到实验用塑料盆及六角形纸盒中,运输便利。这能够解决在城市段河岸的芦苇群落修复过程中,需要从远离城市的芦苇原生地移植芦苇带来的诸多不便。(2)通过对不同受损河岸生境条件下芦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状况的观测可知,芦苇幼苗在培育4个月后,生长旺盛。通过测定地上植株平均高度、新萌生幼苗数、新萌生芽数、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新萌生芽数、地下茎长度、地下生物量几个指标,预测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芦苇群落的形成速度。同时根据河流岸坡的退化程度应采用不同的护岸生态工程结构设计,在河岸和水流比较平缓的河岸带,由于河岸侵蚀比较弱,根据评价可直接恢复芦苇群落。而在退化严重的河岸带,应采用抛石+芦苇的工程化方法,使得芦苇根系缠绕着块石生长,提高了河岸抗洪水冲刷强度。(3)芦苇与香蒲、菖蒲、菰三种水生植物根茎抗阻拉力实验表明,芦苇根茎的抗阻拉力随着平均直径的增大而增强,呈现出紧密的幂函数关系,有极好的相关性,当根茎平均直径增加到一定值时,根茎的抗阻拉力会产生一个明显的跃迁,这主要是由于根茎本身的抗拉特性在受拉的过程中产生了从弹性形变到塑性形变的飞跃。因此随着芦苇的生长,芦苇根茎的繁殖量显著增加,其固土能力增强。与其它三种水生植物根茎抗拉能力相比,块状的菖蒲根系抗拉能力最大,其次是芦苇根茎,芦苇地上茎的抗拉能力最大。因此,从抗洪水和波浪冲击的角度,芦苇是受损河岸水陆带生态修复的最佳生态材料之一。
其他文献
病历资料患者,男,43岁,于2006年11月26日因“双下肢麻木6年、乏力1年、大小便障碍2周”入院。患者近6年来常感双下肢麻木并逐渐加重、近1年来出现行走不稳并进行性加重,近3个月来
<正>本栏对于5178点顶部,曾连续两周拉响了警报,其一叫《中期顶部将至,宜减仓操作》。此文发表于6月5日。笔者在文中称:"中期顶部即将降临,策略上看,从下周起大幅减持,仓位控
期刊
<正>一名幼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与同村兄弟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将兄弟俩绑在树上,点燃树下的大堆竹叶,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事发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而这五大任务也是为“十三五”开局谋篇、为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部署。因此,五大任务体现了决策层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平衡上
报纸
论文根据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采集汇总的数据,总结梳理自2013年以来苏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既有提升进步方面,也有不足之处,旨在充分发挥评估的诊断作用
<正>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以工程质量为本,用耐心专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工程和服务。公司承建的白俄罗斯别列佐夫400M
磷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也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近年来由于磷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不高,土壤中的磷素不断积累。积累的磷素随着
针对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邻面采空区侧向压力和本工作面超前压力对临空巷造成矿压显现的问题,在临空巷施工钻孔进行水力致裂临空侧坚硬悬板,通过预先切断和弱化顶板,使悬板及
选取天津市2012年新建高层点式住宅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理论,运用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方法,从平面布局、型体特征、建筑细部3个层
初三的复习课,如何推行学讲计划,让政治课充满活力与魅力,对于每位初三的老师来说都是任重道远。学讲计划的环节逐层深入,怎样设置每个环节,是决定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