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是京津冀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京津冀的发展又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特殊时期,进行必要的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三地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京津冀产业转移与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明确产业转移的方向与产业对接城市也成为研究此问题的主要目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的转移与对接发展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京津冀三地的特殊经济条件,三地产业转移与对接还存在较多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并根据三地的实际情况,对三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动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地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断裂、产业对接与转移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各地的优势产业不突出等问题明显。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城市行业发展各具特色、行业间发展的差距较大、产业在区域间转移和对接有实现条件。根据各地产业发展优势和功能定位,可以转移和对接产业。通过现状、存在问题及动因的分析,未来京津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发展应从政策引导路径、市场调节路径、人才和企业自主选择路径、技术和创新路径等方面寻求发展新方向。为保障产业转移与对接路径发展顺利进行:应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展三地市场的基础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突出各地优势资源,构建产业价值链条;加强区域产业交流合作,引导产业逐步梯度转移;引入创新机制,实现区域人才合作,提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