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锌矿是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矿产资源保障工程》中的主攻矿种,也是新疆主要的矿产资源。新疆乌恰地区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孕育有丰富的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次研究针对乌恰地区铅锌矿床的特征、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和成矿环境,揭示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型,研发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矿产勘查评价的方法组合和最佳模式,对于乌恰地区铅锌找矿工作取得快速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依托“新疆和田铜镍、哈密铜镍金、乌恰铅锌、尼勒克阿拉斯坦铜金等成矿远景地段找矿靶区圈定与综合评价”项目选择新疆乌恰地区Pb、Zn做为研究对象,总结研究区的矿床时空演化特征和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赵鹏大院士提出的“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借助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圈定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区。在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区以往地质矿产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室内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演化历史与成矿的关系。同时初步建立了乌拉根矿床找矿模型。系统的分析了研究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运用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元素的组合关系,确定了研究区内成矿元素组合为Pb-Zn-Ag-Cd,并阐述了成矿元素组合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C-A分形方法求得元素异常下限,并确定了元素异常区。通过岩矿光谱机理及特征研究、图像数据统计分析,选取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遥感蚀变信息的增强提取,研究改进了遥感异常的分级方法,评价蚀变信息的有效性,为遥感与化探信息的综合处理分析及靶区定位预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以“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对乌恰地区地质、地球化学、遥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提取致矿地质异常,并以建立乌恰地区证据权重模型为基础,计算各个预测单元的成矿有利度,依据后验概率的大小,最终圈定五个一级找矿远景靶区和四个二级找矿远景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