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临床心理护理实践的问题解决为切入点,尝试编制《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从中归纳、提炼普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潜在影响因子,使普外科护士能快捷、清晰的了解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以期建立一个普外临床护士使用的有效可信、操作便捷的患者心理状态的评定工具;对不同患者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总结普外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并借以寻求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心理护理措施,以便有效控制普外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达到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伤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方法:通过文献查询、访谈护理专家和普外患者以及研究以往的心理量表,收集问卷项目,通过项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剔除质量不高的项目。然后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提炼出普外患者心理状态的潜在因子,构件初步的理论模型,并最终形成《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用此量表调查普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患者基本信息的差异显著性比较,筛选出普外患者中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人群,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潜在因子共有五个,分别是焦虑/抑郁状态、恐惧、一般躯体状况、预感性悲哀和社会退缩。经检验,《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达到较好水平;量表对普外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健康需求是否被满足、社会支持系统、手术前后、住院次数、疾病诊断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年龄、家庭劳动力情况、家庭决策地位情况并未发现对普外患者的心理状态形成显著性差异。结论:1、《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2、普通外科患者心理状态的潜在因子有5个,分别为因子1焦虑/抑郁状态,因子2恐惧,因子3一般躯体状况,因子4预感性悲哀,因子5社会退缩;3、普外患者中女性、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健康需求未被满足、社会支持缺乏、手术后、住院次数多、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相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