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各种财务信息,是上市公司对社会公众树立自身形象,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必要方式,也是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需要的手段。公开披露信息,不仅是上市公司组建的保证,也是上市公司外部推动力的形成因素,在上市公司组建、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盈利预测信息作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证券市场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盈利预测是股票发行人、上市公司根据预测基准和一定的假设条件,对其未来某一时期的盈利情况所做的预测估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可以满足股票投资者、公司债权人和主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强,可以帮助各类信息使用者合理评价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情况,有助于消除公司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能够促进公司努力改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最终实现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差,则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不当决策,降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因此,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有利而又非常重要。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始自20世纪90年代初,十几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发展,有关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制度也在不断修改、完善,预测披露质量也有所提高,盈利预测信息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中受到股票投资者和其他有关方面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之一。但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始终难令各方满意,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随意编制盈利预测,造成较坏影响。此类情况的发生影响了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也引起了会计研究人员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问题的关注。本文将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有关制度规范和目前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影响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提高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0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等。通过吴联生博士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除了历史财务信息外,盈利预测信息也是投资者需求的信息。任何虚假、质量不高的信息对投资者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如何提供高质量的盈利预测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基于先前研究者的相关成果,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法,并未采用实证研究法。
第一章:盈利预测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介绍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主要理论依据,即: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深口袋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基于这四个理论,企业管理当局具有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动机。
第二章:我国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在本章中,首先阐述了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资本市场和公司管理当局所具有的意义;然后通过对1998年——2002年首次发行股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进行抽样统计,指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偏低,进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影响盈利预测信息的因素。
第三章:从盈利预测信息的编制和披露上提高可靠性。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笔者认为,在盈利预测信息的编制上,可以通过完善企业盈利预测信息编制的内部规范来提高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在披露上,可以从健全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制度、采用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政策、形成有效的盈利预测信息供求和及时更新和更正盈利预测信息四方面共同着手来解决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第四章:从盈利预测信息的监管上提高可靠性。这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在本章的第一节中,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的自我监督与约束,从公司内部着手来提高信息的披露质量;第二节和第三节则从公司外部出发,探讨如何发挥注册会计师和证券监管机构的作用来保证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第四节主要探讨如何加快盈利预测民事赔偿制度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安全港规则”和“预先警示原则”来保护善意的公司管理当局的披露行为,使其能提供高质量的预测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完善预测性信息披露的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公司管理当局的诉讼成本,遏制其不负责任的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