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生儿严重脓毒症期血清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活性与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血清抗凝血酶Ⅲ在新生儿严重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评估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新生儿共96例,其中新生儿严重脓组50例,记录胎龄、性别、出生体重、诊断严重脓毒症时日龄及诊断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时血清抗凝血酶Ⅲ活性、PCT、Hs-CRP水平和治疗结局,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在NICU住院的一般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6例为对照组。其中血清抗凝血酶Ⅲ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CT、Hs-CRP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分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 果]1.严重脓毒症组与一般感染组胎龄、性别、体重、日龄比较:严重脓毒症组与一般感染组胎龄分别为中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两组比较t为0.483,P=0.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男%,女%)分别为(64%,36%)、(52.2%,47.8%),两组比较t为1.37,P=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分别为(2.16±0.79)kg、(2.08±0.83)kg,两组比较 t 为 0.47,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脓毒症时平均日龄分别为(5.3±2.21)天、(5.11±2.43)天,两组比较t为-1.649,P=0.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严重脓毒症组与一般感染组血清ATⅢ、PCT、Hs-CRP 比较:严重脓毒症组与一般感染组血清ATⅢ活性分别为24(21,25)%、28(24.75,35.25)%,两组比较Z=-4.81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分别为15(4.18,46)ng/ml、2.5(1.85,21.5)ng/ml,两组比较 Z=-2.74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 分别为 9.1(2.23,23.00)mg/L、2.3(1.3,11.25)mg/L,两组比较Z=-2.565,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纳入的50例新生儿严重脓毒症中存活34例,死亡16例,严重脓毒症新生儿治疗后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胎龄、性别、体重、日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胎龄分别为早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中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性别(男%,女%)分别为(70.6%,29.4%)、(50%,50%),体重分别为(2.22±0.82)kg、(2.04±0.74)kg;确诊时平均日龄分别为(5.00±2.46)天、(5.75±2.46)天;两组胎龄、性别、体重、日龄比较,t分别为 1.23、2.01、1.02、-0.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在诊断严重脓毒症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ATⅢ、PCT、Hs-CRP 比较:严重脓毒血症发生第1天ATⅢ活性均下降,PCT、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第7天死亡组ATⅢⅢⅢ活性越来越低,Hs-CRP水平越来越高,PCT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存活组,相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严重脓毒症死亡的相关性分析:严重脓毒症死亡与ATⅢ、PCT、hs-CR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0.49、0.71,与ATⅢ活性的下降和Hs-CRP的升高密切相关(P<0.05)。[结 论]1.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与PCT、Hs-CRP一样,可作为严重脓毒症的预警指标。2.严重脓毒症期ATⅢ与PCT、Hs-CRP有较好的相关性,严重脓毒症中的ATⅢ活性降低与PCT、Hs-CRP明显升高可以反映脓毒症病情的危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