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对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和福利院管理,乃至社会儿童慈善文化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儿童福利院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志愿服务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孤残儿童的生活,促进了他们的“社会化”。但是,目前的儿童福利院志愿服务发展仍不充分,管理经验缺乏,存在着不知“为何要做志愿服务?”“做什么?”和“如何做?”三个主要问题。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5家不同类型的儿童福利机构为例,通过对服务管理者、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了解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概括出适合儿童福利机构的志愿服务管理策略。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服务对象(儿童)管理策略:儿童福利院服务包括机构服务和儿童服务,其中以儿童服务为主。对孤残儿童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残疾状况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和行为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社会需要,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从不同维度设计服务内容。2.志愿活动管理策略: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在设计、组织、评估和反馈中必须添加科学性、专业性等要求,主要流程可包括:专业的服务评估、严格的方案审核、灵活的组织实施、有效的效果评估与反馈。3、志愿者管理策略:主要将管理学中的计划、招募、培训、督导、激励和评估六个方面运用到儿童福利院志愿者管理中。计划阶段中要以儿童需要评估为依据;招募则注重志愿者的匹配性;培训应贯彻服务始终;督导与支持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志愿者提供动力;而激励分为正式激励和非正式激励;志愿者评估则要与活动评估联系在一起,注重评估的反馈性,再作用于整个管理流程。当然,本文研究得出的策略更多具有一般性特征,考虑到不同地域志愿服务发展的程度不同,在借鉴和应用上述经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地情况,有所侧重,最终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