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主要类型,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不足20%。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分子异常改变,包括TP53、PIK3CA、CDKN2A、RB1、NOTCH1等多个高频突变基因。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EGFR高水平扩增同时其蛋白高表达基因,功能研究结果提示,EGFR和PIK3CA有望作为食管鳞癌的治疗靶点。[方法]本课题根据研究小组前期工作,针对EGFR和PIK3CA进行靶向小分子抑制剂筛选。首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Westen Blot检测实验室食管鳞癌细胞系中EGFR的表达情况。其次通过MTT法考察Erlotinb、Afatinib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影响;通过CCK-8法体外检钡Erlotinib、Afatinib、Alpelisib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ICso值,考察药物敏感性。进一步通过裸鼠皮下抑瘤实验考察Erlotinib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后信号通路分子的变化。[结果]与课题组前期工作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致,对于食管鳞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了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FR在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KYSE180、KYSE450中高表达。MTT法考察发现Erlotinib、Afatinib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CCK-8法检测出Erlotinib、Afatinib以及Alpelisib对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 KYSE180、KYSE450、KYSE510的IC50值,发现KYSE450对Erlotinib、Afatinib敏感,其余三种细胞系对Alpelisib敏感。裸鼠皮下瘤生长抑制实验表明Erlotinib可以延缓KYSE450在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速度,但结局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Blot提示Erlotinib处理后KYSE450细胞系中p-ERK下调,而p-AKT上调;Afatinib处理后KYSE450细胞系中p-ERK下调,而p-AKT无明显变化。[结论]1. KYSE450对Erlotinib和Afatinib敏感,对Alpelisib不敏感;KYSE510、 KYSE150、KYSE180对Alpelisib敏感,对Erlotinib和Afatinib不敏感。2. 表明Erlotinib影响KYSE450细胞系肿瘤生长速度,但终点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 Erlotinib、Afatinib通过影响ERK磷酸化影响食管癌细胞系KYSE450的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