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迪丝·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于1920年出版的《纯真年代》获得了1921的普利策小说奖,被许多评论家视为伊迪丝?华顿最为优秀的作品.这部小说从出版以来就一直受到关注和多种角度的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把《纯真年代》放在华顿自然主义视角研究。本文试图分析这本小说来呈现华顿自然主义文学观及她自然主义写作的特点. 虽然评论界不把华顿归为自然主义作家之列,但华顿几乎从不会忘记在创作中融入自然主义思想.华顿在其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探索个人情感与权力之间的对立、个人追求与社会传统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在压抑的环境中注定失败的徒劳挣扎.“人性与思想的压抑”这一主题始终贯穿于华顿的创作当中.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主义角度对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的继续研究。本文有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简单得介绍了一下《纯真年代》和其作者伊迪丝·华顿.然后本文又对伊迪丝·华顿和纯真年代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并以此作为本文接下来的可靠的研究基础. 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框架,系统介绍了自然主义的发展和特点,华顿自然主义创作倾向,以及在《纯真年代》中突出的自然主义表现.第二章分析了《纯真年代》中两股具有束缚性的力量: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这些自然主义因素包括虚假的社会关系,令人窒息的社会习俗,遗传影响.那时的老纽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社会圈子,被华顿成为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在这个符号般的世界里,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都受到束缚,千篇一律.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巨大作用对个人的命运形成不可抵抗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集中分析主要人物在宿命论支配下的命运和选择.宿命论是自然主义的核心.人类注定是自然主义因素的受害者.梅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她表面的纯真掩盖了她的世故.她不仅是社会的工具而且也是社会体制的受害者.阿切尔是被困于传统和习俗之中的男性,他无法实现自我定义.艾伦,最后被驱逐的女性,始终未能适应纽约上层社会. 本文结语部分指出《纯真年代》的写作充分表现出华顿的自然主义观.华顿将自然主义写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的影响是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