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源自古老又照进现实的教学之光,对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策略的万象更新都有所广益。它有着深远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合作学习的创新意义体现在: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成学生,出发点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落脚点不是“教了什么”而是“学到什么”;课堂的结构由僵化封闭转为开放生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多元互动关系,不仅鼓励学生学习的创新之举,还提倡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的重心由“只见学科不见人”的学科本位论变为“关注学科和关注人统一”的学生本位论。另一方面,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表现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等。2001年,我国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合作学习提升到重要地位,并在中小学广泛推行。就语文学科而言,因其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特殊性,在运用合作学习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彰显语文的学科内涵和课程价值。因此,本论文基于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深入高中语文课堂,从经验中获得启发,从实践中发现不足,努力探索适合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语文合作学习的理论阐释。涉及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语文合作学习的基本定位和应用价值。本文将合作学习界定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各尽其责、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并以团队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章:语文合作学习的调查分析。以武汉开发区一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调查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原则,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出发,总结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经验,分析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针对第二章指出的语文合作学习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语文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到语文合作学习的实施阶段,再到语文合作学习的评价阶段,依次提出改进建议。并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等具体教学内容和真实教学情境,建立一体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期对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