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f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他们受当下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展现出来的绘画创作方式图像化的特征表现。借以希望为新生代绘画艺术家的绘画创作研究提供更多的观察窗口,引起大众对“80后”绘画创作的关注。“80后”出生在一个纷杂而变化多端的图像时代,信息全球化及优越的绘画条件,使他们的绘画创作夹杂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图像化”。基于此,本文以“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为立论,重点分述为3大部分。首先,通过对中国绘画作品中的图像化发展过程描述,引出“80后”绘画创作方式的图像化表现及发展现状,并详细分析他们绘画创作图像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其次通过列举实例,得出“80后”创作图像化特征表现与50后、60后、70后的差异化原因。再次,通过对“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表现的了解,谈论它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状,着重探讨在当下多元化语境下如何消减图像化所引起的问题,从加强青年艺术家思想教育和完善创新方式等方面做出分析,促进“80后”绘画创作的健康发展。最后,探讨与展望了“80后”图像化绘画的未来发展。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艺术品的流通都是以实体形态的艺术商品作为客体而建立起来的。在当下,基于艺术作品物质实体部分的商品化仍然是艺术作品实现其流通的必经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特别
慢设计是由西方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平衡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反对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品化的模式。本课题希望用慢设计的理念改变人类现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体验慢生活的状态。首先,本文研究了慢运动与慢设计的兴起与发展,阐述慢设计思想与原则,对比分析慢设计与其他相关设计理念,并总结出异同点。然后,通过研究竹文化与慢设计关系,总结竹文化的内涵特征,并分别从社会环境,文化传承的角度分
闫平是当代画坛中最优秀的女性画家之一,她的作品均是反映了她生活的所见所闻,在油画创作中,闫平对绘画语言探索极为深入,作品呈现出极强的艺术张力,而在这些美感张力的背后,却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