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黑洞时空中Dirac粒子的晚期拖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两个惊人的预言:第一,一些大质量恒星的最终归宿是坍缩成为“黑洞”;第二,时空本身存在奇点.奇点是时空结束或开始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现有的物理定律不再生效,黑洞中就存在这样的奇点。自广义相对论提出以来,黑洞物理学一直是一个最具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然而黑洞研究的意义远在天文学之外,今天的黑洞物理学已发展成为联系广义相对论与量力力学、弦理论、粒子物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但到目前为止,黑洞物理本身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搞清楚,比如黑洞熵的统计起源、黑洞是否稳定、黑洞信息疑难等等。黑洞微扰理论中的幂率拖尾问题涉及到黑洞“无毛”定理和质量暴涨定律及柯西视界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Newman-Penrose形式将弯曲时空中的Dirac方程进行退耦和分离变量,得到径向和角向波动方程.然后用黑洞格林函数(Greensfunction)法研究在低频近似下,对处于无穷远处的观察者而言,Kerr和Kerr-Newman黑洞附近有质量的Dirac微扰场的晚期幂率拖尾。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Kerr时空中有质量的Dirac粒子的中晚期拖尾,不仅与量子数l、m有关,与扰动粒子的质量μ和自旋s有关,而且还与背景黑洞的参量相关:(a)mλ>0时,黑洞的比角动量a越大,衰减越慢,反之亦然;mλ<0时,比角动量a越大,衰减越快,反之亦然.(b)λ>0时,对于相同的轨道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越大,衰减越慢;λ<0时,m越大,衰减越快。 2、对于Kerr-Newman时空中有质量的Dirac粒子的中晚期拖尾,我们发现:(a)有质量的荷电Dirac粒子的中晚期拖尾不仅与量子数l、m有关,而且与seQ的值有关,这里s和e分别是Dirac粒子的自旋参数和带电量,Q是黑洞的电量.seO>0时加速衰减,seO<0时减缓衰减.(b)对于一定的黑洞电量Q,当mλ>0时,a越大时衰减越慢,a越小时衰减越快;mλ<0时,情况刚好相反。 3、对于极晚期拖尾,我们发现有质量的Dirac粒子在Kerr-Newman黑洞时空中以t<-5/6>sin(μt)衰减。综合以往的结论,这可能是所有有质量粒子在四维黑洞时空中的普适的衰减规律。 4、在旋转黑洞时空中,通过与有质量的scalar粒子的中晚期拖尾作比较,我们发现,有质量的Dirwc微扰场的中晚期拖尾具有与之不同的衰减形式,即: (a)有质量Dirac粒子的中晚期拖尾是一个没有振荡的衰减,而有质量scalar粒子的中晚期衰减有振荡的.(b)有质量的Dirac粒子的中晚期拖尾明显慢于有质量scalar粒子。
其他文献
引力透镜效应是广义相对论一个重要的结论,该效应说明了光子在引力场中传播时会受到引力场的作用而发生偏折。引力透镜又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弱引力透镜以及微引力透镜,它们有
伽玛暴(Gamma-RayBurst,GRB)是宇宙中的一种短时标的伽玛射线爆发现象。自1967年发现以来,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天体物理的热点之一。1991年NASA的Compton伽玛射线天文台(Compt
本论文中,出于研究计算星系金属丰度方法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和氮元素起源的目的,我们使用电子温度方法和强发射线线比方法计算了两个星系样本;一个是观测自中国国家天文台兴隆观
测定质量扰动的功率谱是观测宇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功率谱直接预测了宇宙结构形成理论,并且精确测定功率谱可以有效的检验这一理论,同时约束其中的宇宙学参数。在以往的这项研
认识中子星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重点考虑r模不稳定性。引力波辐射对模式的增长效应与粘滞耗散对模式的抑制效应之间的竞争决定了r模不稳定性能否产生。由于粘滞耗散时标是依赖
星系间的相互作用及合并对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自身也是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引人注目的物体。从理论上说,星系的相互作用和合并对星系的演化起着主要的推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