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评价体系软件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ss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人类共识,人们对绿色住居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化。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战略与技术”,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现还处于初期研究开发阶段,但是近年来围绕着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并且研制开发出不少节能新技术。 浙江大学建筑系于2001年获得了《长江三角洲城镇住居可持续发展适宜性模式研究》(50178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同年在项目《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的子课题《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提出了运用神经元网络概念,融入模糊思想,建立绿色住居综合评价目标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是《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后续研究,并以它为主要理论基础,将本课题进行深化与改善,并且实现评估模型与评估软件的开发。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作: ①对“地域基因”进行正确的识别与判断; ②完善并深化评价体系; ③评价体系软件设计的研发; 评价体系的软件设计是本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工作中,除了导师倾心的教导和课题组高效的讨论合作之外,我们还吸引到了更多的其他专业人才自愿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他们的自愿加入不仅大大促进了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跨专业研究的问题。 以下是各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阐述了国际与国内各类型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的进展情况,概括性介绍了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研究的演进发展过程,并分析、比较了其评估对象、内容、机制与过程; 第二章从现状出发推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探讨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课题预期达到的一种目标,总结了上阶段研究工作成果与不足之处,然后论文构想了本课题的后续工作重点:
其他文献
明代是我国古建筑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营造活动频繁,建筑水平高超。明代官式建筑小木作技术上承宋、元,下启清代,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和意义。本文在考察、测绘大量明
北京私家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中国北方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造园环境因素的形成。北京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具有北方特色
随着方便高效的电灯的出现,日光逐渐为人们所忽视。许多写字楼和大型商厦就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用人工照明取代自然光。不少现代建筑甚至连窗户都一并取消,完全依靠人工
中国属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养老问题逐渐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讨论的一大焦点,如何更好的度过晚年生活是每个老年人都关心的实际问题。乡村改建是近几年国家政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为了测量城市的连续性,本文以城市中的建筑为切入点,对城市中建筑进行抽样和统计分析,从建筑数量随着年代有着连续并且跃迁发展的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出现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城市系统的可持续性建设,保护和改善已有的城市生态环境格局应运而生的。近几年,城市绿地系统
学位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不断向自然扩张的今天,对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重视。在自然环境中,建筑创作需将自
历史地段作为不可再牛的城市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历史地段作为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不仅需要保护,也需要更新,更需要发展。在我国近代,天津市作为当时众多租界城
别墅作为居住建筑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承载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是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是城市中的集约住房难以承载的。然而当代中国的别墅设计起步比较晚,主要
近年来天津市的城市照明建设迅速发展,完善了天津市城市整体功能,美化了天津整体形象,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天津市在各大城市间的竞争实力。 本文通过多途径、实地考察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