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成为人类共识,人们对绿色住居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化。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战略与技术”,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现还处于初期研究开发阶段,但是近年来围绕着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并且研制开发出不少节能新技术。 浙江大学建筑系于2001年获得了《长江三角洲城镇住居可持续发展适宜性模式研究》(50178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同年在项目《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的子课题《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提出了运用神经元网络概念,融入模糊思想,建立绿色住居综合评价目标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是《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后续研究,并以它为主要理论基础,将本课题进行深化与改善,并且实现评估模型与评估软件的开发。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作: ①对“地域基因”进行正确的识别与判断; ②完善并深化评价体系; ③评价体系软件设计的研发; 评价体系的软件设计是本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阶段工作中,除了导师倾心的教导和课题组高效的讨论合作之外,我们还吸引到了更多的其他专业人才自愿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他们的自愿加入不仅大大促进了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跨专业研究的问题。 以下是各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阐述了国际与国内各类型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的进展情况,概括性介绍了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研究的演进发展过程,并分析、比较了其评估对象、内容、机制与过程; 第二章从现状出发推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探讨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课题预期达到的一种目标,总结了上阶段研究工作成果与不足之处,然后论文构想了本课题的后续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