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遭到破坏,并出现综合性的“城市病”,如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等现象。这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存,也严重的限制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作为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人口高度集聚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安全问题。城市生念系统作为一个完全人工化的系统,集中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商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主要区域,形成了巨大的不同于农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与信息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往往需要异地分解与消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等远远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探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沿海城市厦门经济特区为研究区域,在GIS的支持下,研究厦门市2007年城市生态安全现状。文章以生态安全、生态学和评价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吸收已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环境评价以及国土资源评价相关成熟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以及指标体系,并利用GIS建立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数据库,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价与成果的可视化表达。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影响要素分析以及查阅类似研究成果,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出一套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第二部分是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建立。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各类标准,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第三部分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的帮助下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第四部分是厦门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基于各指标2007年数据结果,在GIS中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依据选择的标准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再进行综合指数计算,根据划分的生态安全等级对厦门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价。第五部分是提出改善城市生态安全的管理和调控方法。根据研究成果,结合厦门市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限制因子提出了适当的措施。本文特色与创新:以栅格单元作为求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最小单元的优点是:打破了行政界限的禁锢,能够反映单一行政区域内生态安全状况的空间差异。以有行政边界的地图直观表现厦门市生态安全状况,并以区为单位进行统计,所得结论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对比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生态调控措施和生态保护行动。根据评价综合指数对城市生态安全进行等级划分,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按照安全等级进行量化处理,使人们对厦门市目前城市生态安全现状有更直观的印象。在生态安全可视化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尺度扩大到区域,从而可以间接了解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影响及制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