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滩头雅罗鱼(Tribolodon brandti)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三块鱼属,是鲤科鱼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溯河洄游进行生殖产卵的鱼类。本研究以滩头雅罗鱼为研究对象,运用组织学、生物学统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定量等技术对滩头雅罗鱼在繁殖周期内精巢和卵巢的组织学、血液中激素含量、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滩头雅罗鱼(Tribolodon brandti)性腺组织结构、在弱碱和淡水环境下性腺发育情况、产卵时间及类型进行了研究。滩头雅罗鱼精巢应归属于小叶型精巢,按照精巢内精细胞类型及形态共可分为6个发育时期。按照卵巢外形特征和生殖细胞类型,卵巢可分为6个发育期时期,对应卵细胞6个时相。研究表明,性成熟的滩头雅罗鱼在9月末性腺发育到第Ⅲ期,并以Ⅲ期越冬。而未达到性成熟的幼鱼(2+龄)性腺发育到Ⅱ期,并以Ⅱ期越冬。性成熟的雄鱼在4月末或5月初性腺发育到第Ⅴ期,雌鱼在5月中下旬或6月初才能发育到第Ⅴ期,雄鱼性腺发育快于雌鱼。2-3龄个体不论在淡水或弱碱水环境中养殖,性腺发育时相并无明显区别。弱碱水2+群体体重显著高于淡水同龄群体,然而3+群体在弱碱水和淡水中体重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弱碱水和淡水中的同龄雌、雄之间体重变化存在差异。在性腺发育周期中,雌、雄的平均肥满度在1.313-1.697之间波动。随性周期变化,雄性从II期开始性腺指数显著上升;雌性性腺指数在不同发育时期都存在显著差异,在V期最大为14.22。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高峰期一年只出现一次,为一次性产卵类型。2、在雌性滩头雅罗鱼中,随着卵巢发育,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含量逐渐增加,并在性腺发育至Ⅳ期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各个时期,在Ⅴ期有一个微弱下降。然而,血清中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含量在Ⅴ期达到最大值;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只出现一次高峰,FSHR表达量从Ⅱ到Ⅲ期增长缓慢,从Ⅲ到Ⅳ期增长迅速,并在第Ⅴ达到最大值。促黄体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的变化趋势与FSHR相同,随着卵巢的不断发育,LHR表达量逐渐上升,并在第Ⅴ期达到峰值。雄鱼随着精巢的不断发育,血清中FSH含量逐渐增加,与雌性相似,Ⅳ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血清中LH含量大体呈上升趋势,精巢发育至Ⅲ期稍微下降,然后上升,在第Ⅴ期达到峰值;FSHR的表达量与其在雌性中相似。在Ⅱ和Ⅲ期FSHR表达量较低,在Ⅳ期增长迅速并达到最大值,然后在Ⅴ期有稍微的下降;LHR表达量在精巢的发育过程中从Ⅱ到Ⅳ期增长缓慢,在第Ⅴ期急剧增长并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其它各个时期。与雌性中不同,雄鱼精巢中只有在第Ⅴ期显著高于其它各期。3、雌性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过程中,血清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含量逐渐升高,并在Ⅳ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的变化模式与E2相似,在卵黄发生后期(Ⅳ期)达到最大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含量在Ⅴ期(排卵期)达到最大值,表明P可能在卵巢最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雄性滩头雅罗鱼性腺发育过程中血清E2水平整体低于雌性,Ⅳ期达到峰值,然后在成熟期或排精期略微下降。血清中T含量随着精巢的不断发育而逐渐升高,并在第Ⅴ期达到峰值。精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P的变化模式与E2相似,Ⅳ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在第Ⅴ期略微降低;雌激素β2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2)在卵巢发育前期(Ⅱ、Ⅲ期)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高,但是,随着卵巢内卵母细胞的逐渐成熟,ERβ2的表达量又变成下降趋势,在第Ⅴ期卵巢中表达量降到最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雌雄性腺中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均在Ⅳ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无论雌雄,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性腺中表达水平随着性腺的不断发育而成上升趋势,并在第Ⅴ期达到峰值。